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3全國兩會 > 代表話文旅
代表話文旅
培育文旅新業態 產業轉型蹄疾步穩
——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愈發堅定有力
發布時間:2023-03-11 19:3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11
  文化和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目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過去幾年,對全國文化和旅游領域從業者而言機遇與挑戰並存。為應對新冠疫情影響,文旅行業涌現出線上演播、雲旅游、沉浸式旅游演藝等新業態、新模式。在科技賦能文旅產業的推動下,數字文旅類的新型消費得到了蓬勃發展。
  在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宋秋看來,文旅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並非僅是應時之舉,更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不可逆的一股潮流。尤其是文博領域,數字化文旅產品極大地豐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提供了高品質的文化產品,相信這類新業態還會迎來發展的春天。與此同時,相關的規范管理也不能放鬆。“對新業態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同時也需要加強安全管理規范。”宋秋舉例說,有的露營項目由於營地缺乏規劃,對當地生態環境保護造成損害不說,還存在安全隱患。“劇本殺”領域也存在著風險隱患,需要內容審核與監管。
  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認為,這意味著要更深入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一體化發展,以二者協同促進產生的倍增效應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衣、食、住、行等傳統產業關乎民生,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尤其需要得到關注。
  夏華建議,進一步完善對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支持。建立多層次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激勵性,從財稅、資金、人才、創新等各方面,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大對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領域重大平台、重大項目及試點示范的支持,真正讓率先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傳統企業、經營主體有信心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並在數字化轉型發展中取得成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入,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愈發堅定有力。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南岳衡山導游講解服務中心導游曾蓮英發現,疫情對文旅行業來說是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催生了一大批文旅新業態,尤其康養旅游產業受到市場的追捧。她認為,未來除了老年人,年輕人對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高端化的康養、療養度假必然是文旅產業消費升級的發展方向。
  曾蓮英建議,發展康養旅游產業要注重先進技術與自然場景的融合與應用,可以將現代先進醫療科技要素引入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養心、養生、養顏、養眼、養德等方面全面提升康養度假產品的品質,讓游客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旅游體驗。對於當下虛擬旅游等新業態體驗感不強等問題,曾蓮英認為,除了技術的突破創新,景區、企業要做好線下體驗才能增強核心競爭力。一方面要保持常新,避免服務和產品同質化﹔另一方面要注重流量轉化,增加產業附加值。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全民健身指導中心主任陳靜今年也提出支持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做大做強的建議。作為華佗五禽戲第58代傳人,陳靜特別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傳播。針對目前“中醫藥+旅游”融合不夠、市場化程度不高、專業技能人才不足等問題,她建議,以悠久的中醫藥養生歷史文化為“根”,結合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打好養生文化一張牌﹔以創新中醫藥健康旅游融合發展為“要”,完善政策措施,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旅游業和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深度融合﹔以立體開發中醫藥特色旅游資源為“貴”,注重不同產業文化的互通聯動,努力打造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綜合實力強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目的地﹔以加強人才培育和品牌宣傳為“先”。
  山東文旅資源稟賦突出。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介紹,近幾年,山東大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狠抓文化創意和精品旅游兩大產業發展,全面加強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文化體驗廊道和沿膠濟鐵路文化體驗線建設,文旅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這些為山東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條件。
  “近年來旅游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的出行需求潛力仍然巨大,對產業新業態的渴望十分迫切。”孔維克建議,在文化和旅游產業復蘇的關鍵時刻,地方政府部門要加強調查研究,對新業態的發展規律有前瞻性認識。要出台更加精准的保障扶持政策。對新業態的扶持與培育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管理運營人才的培訓、多部門的聯絡對接等。同時要適應文化和旅游新業態的發展趨勢,做好融合的文章,更好地凸顯本地文化特色,避免新業態在當地扎不下根。(統稿:蘇銳、范海剛,參與採寫:王雪娟、韓潔、張玲、孔令暉、蘇銳、費菲、李秋雲、范海剛、肖依群、楊國勤、郭凱倩、於帆、張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