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3全國兩會 > 代表話文旅
代表話文旅
以文旅之筆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愈發堅定有力
發布時間:2023-03-11 19:4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11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調研中多次就鄉村振興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如今,“農業+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極具實踐意義的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文旅產業賦能鄉村振興,也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近年來,為凸顯地方特色,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四川打造了包括天府旅游名縣、名鎮、名村、名宿、名導、名品等在內的“天府旅游名牌”,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的同時,也促進了文旅與鄉村振興的融合。“在實踐過程中,鄉村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和利用非常重要,決不能忽視。”宋秋認為,刺繡、石刻、石雕等從鄉村土壤中滋養和孕育出來的非遺資源,與鄉村振興相互賦能,可以發展出人人羨慕的“美麗經濟”。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連線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石椅村時指出,新時代的鄉村振興,要把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游搞好,你們是一個很好的樣子。
  宋秋介紹,當地就是通過對非遺資源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做出一篇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非遺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案例還有許多。在河北,贊皇縣原村土布非遺工坊依靠土布紡織技術,帶領婦女就業增收。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贊皇縣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崔雪琴介紹,目前,合作社有1300多名織娘,大都是年齡較大的農村婦女,憑自己的手藝,現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非遺企業想要更好助力鄉村振興,一定要發展壯大。一是要把產品賣出去,二是要把人才留下來。”崔雪琴建議,大力實施“人才入企幫扶工程”,吸引年輕人回鄉創業,發揮年輕人的智慧和力量,讓非遺企業也“年輕”起來。
  在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建水紫陶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田靜體會良多。“很多從事紫陶行業的青年人在家鄉蓋了房,有的還買了車。”她表示,新手藝人憑借一技之長,漸漸實現了他們的致富夢、創業夢。非遺所傳遞的,不僅僅是技藝,更是幸福生活。
  未來,如何將非遺企業和青年就業結合起來?田靜建議,針對相關企業用工需求,鼓勵採取訂單式培養模式,為傳承人培養建立工學研藝用鏈條,助力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
  一片小葉子,推動鄉村發展大振興。去年底,“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給各地特色茶產業發展注入了信心和熱情。
  六堡茶產業是廣西特色優勢產業,全國人大代表、六堡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蒼梧縣六堡鎮黑石山茶廠黨支部書記石濡菲一直在思考,如何用這片小小的六堡茶葉,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她通過“基地+傳承人+工作室+培訓班+合作社+貧困戶”的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帶富茶農180多戶。今年全國兩會,石濡菲重點聚焦六堡茶產業發展。她建議,要把茶種植、茶制作、茶銷售、茶文旅、茶康養、茶研學、茶文創等融合起來發展,以更多業態帶動鄉村發展,帶動茶農增收。
  “應加大對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系,明確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方向和支持政策,進一步為農村旅游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全國政協委員、洛陽理工學院副院長馬珺建議,建立產業聯盟、協會等機構,加強農業、文化和旅游業之間的協作,通過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農民合作組織參與、推進文旅產業對接,形成以旅興農、以農促旅、文旅結合、城鄉互動的鄉村旅游發展新格局。(統稿:蘇銳、范海剛,參與採寫:王雪娟、韓潔、張玲、孔令暉、蘇銳、費菲、李秋雲、范海剛、肖依群、楊國勤、郭凱倩、於帆、張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