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藝術總監、一級編導沈晨:
建立舞台藝術重點劇目生產機制
發布時間:2023-03-09 18:05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09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文藝舞台碩果累累,大量的原創劇目和各種藝術形式推陳出新、層出不窮。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歌劇《白毛女》、京劇《沙家浜》等優秀劇目家喻戶曉﹔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輝煌呈現。抽絲剝繭,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作品的主創核心團隊皆是由全國優秀的藝術工作者組成,作品在他們共同的思維碰撞中集體創作完成。
不難看出,有組織的集體創作無疑是一種極具優勢的方式。由此,建議建立以國家院團、藝術高校和社會各界中德藝雙馨、有思想高度、有藝術高度的藝術大家共同組成“國家院團核心創作聯盟”,為新時代舞台藝術精品的誕生打下扎實的基礎。
由“國家院團核心創作聯盟”對下一年度舞台藝術劇目重大題材的選定進行深度討論、分析、研判、確定,對該題材的最佳藝術表現形式進行論證,最終確定並立項。
對確定的重大題材,由聯盟研判,並確定最合適該題材藝術表現形式的主創團隊,及最吻合的藝術院團進行高度匹配。可調用院團彼此之間同類型的演職人員進行協助,強強聯合,共同生產,避免文藝院團對同一題材的重復制作所帶來的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費。集中所有優質資源,為該題材劇目生產的全過程提供最佳的、專業化的創作和制作環境,促進精品劇目的誕生。
聯盟中應具備一定數量的文藝批評工作者。對已經首輪公演的劇目,結合觀眾的真實反饋進行研討。需要加大加重文藝批評的力度。一部藝術精品的誕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鳳凰涅盤、化繭成蝶才是文藝工作者真正應該追尋的心路歷程。
對已經完成的精品劇目,進行二次轉型再創作。在保持原有品位的基礎上,全方位轉換到智慧雲端、數字劇場中,打破鏡框式舞台的時空壁壘,拓展受眾群,讓中華優秀文化作為“國家形象”傳播到世界各地。(李佳霖統籌,劉淼、王彬、王偉杰、費菲參與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