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加快戲曲通用教材建設
發布時間:2023-03-09 18:0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09
戲曲教育是我國中、高等教育(中、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人才培養是我國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人才培養的諸多要素中,標准而優質的教材是基礎。戲曲教育的高效健康發展、戲曲人才培養離不開標准化的教材建設。據了解,目前,開展戲曲中、高等教育(中、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在教育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教案基本為校本教材,尚無全國通用的標准化戲曲教材。
加快戲曲教材建設非常必要。由於沒有標准的通用戲曲教材,從而造成全國100多所開展戲曲教育的中、高等教育(中、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學標准與規范、教學內容的設定與教學開展、教育程度與戲曲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影響戲曲藝術的當代傳承和創新發展。
戲曲教材建設勢在必行。首先,戲曲學校教育早在民國前後就有所開展。1904年建校的京劇科班“富連成”,與1912年建成的集教育與演出為一體的秦腔科班“易俗社”,都形成過服務於教學開展的教材教案。戲曲“口傳心授”“因材施教”“學演結合”的教法,與標准而規范的教材內容與要求,促成了這些科班戲曲人才的科學培養與有效成長。其次,“口傳心授”的教育理念長期在戲曲教育行業中被遵循沿襲,隨著戲曲教育的現代化、科學化開展,戲曲教育推陳出新煥發了活力。再次,從事各個劇種戲曲人才培養的院校,在不同程度地開展校本教材建設,一些行業組織,如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全國文化藝術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也在努力推進戲曲教材建設。最後,隨著教育部逐漸完成完善和出台戲曲專業教學標准,也為標准化的全國通用的戲曲(劇種)教材的編寫與出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現代科技為戲曲教育提供了強大的力量。戲曲教材建設要打破常規,以教學開展為抓手,以高質量人才培養為目標,從教學內容到教材形式,從教學對象到教學手段,從線下到線上,從課堂基礎教學到舞台實踐教學,從傳統戲曲的基本功法到現代戲曲的創新發展理念,全方面、多維度開展教材建設,使新時期的戲曲教材真正體現“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強大的社會主義文化力量,使其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李佳霖統籌,劉淼、王彬、王偉杰、費菲參與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