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3全國兩會 > 委員談文旅
委員談文旅
委員圍繞“電影市場”“鄉村振興”回應社會關切
發布時間:2023-03-12 19:5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12
  3月11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於閉幕會開始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皇甫宜川,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余靜,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韋朝暉等8位全國政協委員接受媒體採訪。
  皇甫宜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2019年曾是中國電影行業的高光時刻,當年中國電影票房超過640億元,銀幕數接近7萬塊,全年超過17億人次走進電影院。電影作品不僅類型多樣,品質也有很大提升。市場上這些亮眼的數據和中國電影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讓人們看到中國電影行業正在迎來一個非常好的前景。但是新冠疫情的突然出現,令中國電影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
  皇甫宜川認為,雖然過去3年受到疫情沖擊,但中國電影人從未放棄對光影夢想的探索。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調整,電影市場能否快速復蘇,成為中國電影人最關心的問題。“春節檔通常會被看作是電影市場年度風向標,今年的春節檔也確實不負期望。”皇甫宜川說,《流浪地球2》《滿江紅》《無名》等一系列電影,都有非常好的市場表現,讓大家再一次看到中國電影市場的活力,同時這也表明中國電影行業守正創新所積累的巨大市場能量和基礎建設、特別是中國電影觀眾對電影的需求和熱情仍然存在。
  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春節假期有近1.3億人次走進電影院。皇甫宜川表示,這些數據是對中國電影人和中國電影行業最大的鼓勵,同時也再一次證明,有好電影才能有觀眾,有觀眾電影才能夠生存和發展。“接下來,中國電影人要拍出多樣化的優秀電影,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皇甫宜川說,這是中國電影發展的硬道理和著力點。
  來自大別山革命老區的余靜,已經在大灣村工作8年。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她體會最深的是,農村發展最大的底氣來自黨的好政策。“有好支部,黨員帶頭干,村民干勁足。”余靜說。
  余靜回憶起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大灣村考察脫貧工作,和村民面對面拉家常、算收入,噓寒問暖,令大家備受鼓舞。7年來,大灣村人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村黨組織帶領黨員沖鋒在前、吃苦在前,帶著村民一起干,昔日的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余靜介紹,大灣村地處高寒山區,有種茶制茶的傳統。茶葉品質雖好,但因為地方偏僻,很多村民隻能自產自銷,無法形成品牌,更賣不上價格。為此,大灣村新建了一座現代化茶廠,還引進了龍頭茶企,不僅解決全村茶葉加工銷售的難題,還為村民提供了很多就近就業崗位。立足當地實際,大灣村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明確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的發展思路,漸漸蹚出一條茶旅融合發展的致富路子。
  “依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鬃嶺的綠色資源和大別山的紅色旅游資源,我們還建起了大別山農耕民俗文化展覽館等項目,引導群眾發展民宿和農家樂。2022年,我們接待游客3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5000多萬元。”余靜說,近年來,大灣村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發展勁頭也越來越足。村裡第一個開農家樂、吃旅游飯的貧困戶,時常跟游客說,這麼好的年頭,隻要你肯動腦子、願動身子,哪有過不好的日子。
  如今走進大灣村,聞著茶香,處處是景。余靜說:“行走在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我們既是受益者、踐行者,也要繼續做好實干者、奮斗者。聽說我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鄉親們托我捎句話: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請總書記放心,我們一定會把大灣村建設得更美、更好。”(於帆 李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