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很多人覺得讀書僅僅是學生和老師的事,其他人讀書都是浪費時間,沒有用處。對此,我卻不以為然。我的姥姥和姥爺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例子。
姥姥和姥爺是地地道道的老農民,姥爺今年73歲,姥姥也70歲了。姥姥原來大字不識一個,沒上過一天學,姥爺也隻是在村裡讀過幾年小學。舅舅和舅媽剛把他倆接到北京那會兒,姥姥姥爺都不敢出門,因為不識字,害怕迷了路,每天待在樓上。
於是,舅舅就帶姥姥姥爺去國家圖書館借書,教他們認字、寫字。剛開始,舅舅念書給他們聽,漸漸地,書裡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他們。於是,姥姥和姥爺慢慢喜歡上了讀書,還時常自己去國家圖書館一待就是一整天,而且回家時還不忘借上幾本在家裡讀。
有一天,姥姥從國圖借回一本教五子棋的書,通過認真學習,很快學會了下棋。開始,姥爺嫌姥姥笨手笨腦,不願意和她下。後來,姥姥通過不斷地研磨和練習,棋藝已經在姥爺之上了。他們像一對老頑童一樣,每天都玩的很開心。有時候,姥姥要去跳廣場舞了,姥爺還纏著她,拽著她不撒手,強烈要求:“再下一盤,再下一盤,就這盤我肯定會贏!”這時,姥姥總會斗志昂揚地看著姥爺說:“老頭子,不服就再試試,再下十盤也是我贏!”
別看姥爺現在這麼詼諧,在受國圖影響之前,他就是典型的驢脾氣,一句話不順心就吹胡子瞪眼,總是把姥姥氣的夠嗆。然而,在國圖讀書讓姥爺逐漸變得豁達了。不僅如此,寫字看書還讓姥姥和姥爺學用了使用智能手機。他們現在會發微信,上百度查東西,還下載了喜馬拉雅APP,現在正跟著主持人學說普通話。就在昨天,姥姥還囑咐我說:“囡囡呀,你現在這個年齡階段正是學習的最好時機,學得快記得牢,一定要扎扎實實地學好知識,多讀書,拓展知識面,為將來做好充分准備。”聽到這些話,我怎麼都覺得是從文化程度很高的人嘴裡說出來的,心裡不禁感嘆:讀書、學習真是太有用了!
通過經常來國圖讀書,我姥姥和姥爺現在安享晚年,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不僅學到了養生知識,把身體調理得健健康康,而且心態都變得非常年輕、樂觀,每天生活得都很充實。我想,這得歸功於國家圖書館,是他改變了我家兩位老人的晚年生活,是他讓老人的內心世界發生了由荒蕪到繁華的改變。
而對我來說,國圖是夢想啟航的地方。記得第一次接觸到國家圖書館,是我四歲時。那會兒我懂的還不多,爸爸、媽媽從國圖給我借回了一摞書。我翻翻這個,翻翻那個,又玩會玩具。玩乏了,就在書堆旁睡會兒,等我醒來,便又接著翻書。有一天,彷佛一切都在恍惚之中,順手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而且走進了書的世界,新世界的大門便由此打開……
等我長大了,我便經常來到這裡,挑選了幾本喜歡的書,坐在椅子上,靜靜地看著,沉浸在書中的世界。在這裡,我不斷地汲取知識的養分。在茫茫書海中,我能忘記一切煩惱與憂愁,保持不斷前進的動力。在圖書館的一隅,一頁一頁地翻看著書,我細細地品味著、思考著、感動著。
國圖像是一位超凡脫俗的老人,靜靜地、淡漠地看著人來人往,又熱情地擁抱著每一個前來讀書的人。圖書館有一種深沉的底蘊,一種無聲無息地喜悅,或者是一種趣味,這是在書店中找不到的。每一次去圖書館借書,都有一種美好的感覺。隻要靜下來,就和書融為一體,感受它的氣息。圖書館,一個淨化人心的空間,一個與書結伴的空間,一個令人快樂的“聖地”。我喜歡靜靜地坐在圖書館一角,悠閑地翻閱書籍。這是一種享受,帶給我安逸﹔這是一種追求,帶給我內心的平靜﹔這是一種品味,帶給我知識的力量。
我們全家都愛國家圖書館。遇見國圖,吾家之所幸。
節選:
對我來說,國圖是夢想啟航的地方,在這裡,我不斷地汲取知識的養分。在茫茫書海中,我會忘記一切煩惱與憂愁,保持不斷前進的動力。
上一篇: 相遇﹒相識﹒相緣——我與國圖的故事 |
下一篇: 國圖——一座城市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