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抗擊疫情 文旅在行動 > 企業抗“疫”案例
企業抗“疫”案例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襄陽實廬書院模式轉型轉出新生機
發布時間:2020-03-14 19:06 來源: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03-14

  疫情面前,作為以書畫創作和傳統文化研修為主的書院,襄陽實廬書院從線上公益開始,嘗試通過網絡直播推動發展模式轉型,讓書院實現線上“書聲朗朗”。 

  求購信息,萌生公益支持抗疫的初心 

  隨著疫情的發展,實廬書院的朋友圈裡,滿眼都是“一罩難求”的信息。這個時候,書院首先想到的是做公益,利用實廬書院做日本回流字畫的渠道買口罩,免費送給書院的學員。購買捐贈防護用品需要資金,有了與日本文化交往這個渠道,實廬書院進而想到可以通過義拍義捐募集資金,再通過這個渠道買到口罩。對此,書院的老師專門准備了一批義拍作品。渠道有了,作品有了,但問題是怎麼拍,在哪裡拍。此時還在疫情管控時期,如果在微拍堂平台上拍賣的話,春節期間是不能提現的。面對這個問題,實廬書院選擇了群拍這一募捐模式,並為此開始在網上學習拍賣流程,對拍賣當中的管理、操作等流程做著認真准備。隨著朋友圈的建群公告一經發出,相關群熱心轉發,僅半天時間,就有近200人加入群。拍賣取得圓滿成功,至2020225日,實廬書院通過義拍義捐籌集款項55400元,購買了一批醫用口罩、消毒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分別捐贈給了5家醫院。 

  從做這件事情的初心來講,實廬書院隻是想籌集善款急購口罩等防疫物資捐贈。但在找義捐物資的過程中,實廬書院也無形中為自身商業運營積累了品牌效益,並且模式轉型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網絡直播,讓書院實現線上“書聲朗朗” 

  21日,實廬書院推出抖音網絡直播課。如果說為一線防控人員捐贈防疫物資的初心是做公益,那麼針對待在家中防疫、抗疫的人群推出直播課,陪伴大家度過無聊、恐慌的日子,初心同樣也是在做公益。最初隻是想幫助更多人,但通過線上平台的傳播,加入公益學習的人越來越多,商業角度來講,也是在為實廬書院“蓄客”。同時,疫情雖未結束,但書院100多個學員不能不管。在無法線下授課的現實情況下,實廬書院依托互聯網平台的特點,針對小學員、成人進階等不同層次的學員類型進行合理分班分類,有針對性的授課,上完課以後還要一對一視頻指導,用耐心、熱心、細心服務學員。在摸索和時間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學員完成學習任務的積極性比以往更高,有些家長甚至在主動咨詢什麼時候續費。 

  這些探索的成功經驗,推動實廬書院開通了線上收費課,也讓書院在研究如何通過抖音開展宣傳和轉化方面有了突破。在廣泛參考借鑒的基礎上,書院確定了適合自身特點且容易操作線上推廣方式,將傳播風格統一為古風文案,每天定時定量發布抖音視頻,以此來更精准地找到自己的用戶。從近一段時期的效果來看還是比較明顯的,書院的抖音粉絲由一開始的200多發展到1000多,閱讀量和點贊數也大幅提高。目前,如果用現金流來定義成效的話,抖音和微信購買書法用材的收益還有點少,但從發展前景來看,這一嘗試讓實廬書院看到了新模式帶來的希望,也堅定了書院“先宣傳再轉化變現”的發展思路,持續推進、轉型自救,爭取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