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與許鴻飛在雕塑前留影,與“肥女”互動。
今年5月,廣東清遠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的村民突然發現,鄉村綠道旁、田間地頭、潺潺溪水邊,矗立著一座座形態各異的“肥女”雕塑,這些“肥女”臉上洋溢的快樂和幸福感染了村民。他們放下農具,走到雕塑前,輕輕地撫摸著,大聲地談論著,開心地笑著。
那一刻,鄉村活了,許鴻飛笑了。
這是村民們第一次參觀雕塑展,而且是在家門口。一位老太太走到雕塑跟前,把手伸出去,又縮回來。
“你摸一下。”許鴻飛鼓勵她。
“我不敢!”老太太憨笑著說。
許鴻飛是“肥女”系列雕塑的作者,也是全國政協委員、廣州雕塑院院長。這次展覽是許鴻飛“肥女”系列雕塑百村巡展第2站。
許鴻飛百村巡展源於2009年在廣東連南千年瑤寨舉辦的一場展覽。當時,他把作品擺放在千年瑤寨、大山、梯田、住宅周圍,與村民零距離。百村巡展改變了雕塑展在美術館舉行的觀念,許鴻飛認為,在美術館展覽的雕塑跟觀眾拉開了距離。“讓村民們去美術館、博物館看一場雕塑展,太難了。”許鴻飛說,他讓雕塑跟村民一起“生活”,就能在村民心中種下藝術的種子,既能讓村民開心,也能讓鄉村更有活力。
近年來,許鴻飛積極踐行文化“走出去”戰略。他先後在20多個國家舉辦了38場展覽,在國外引起了一陣陣“肥女”熱。
當許鴻飛把目光從國際舞台轉向國內的廣大鄉村,策劃舉辦“肥女”系列雕塑百村巡展時,許多人感到不解,但他卻認為順理成章。
許鴻飛說,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浸潤。
藝術助推鄉村振興,讓藝術回歸田園,用快樂裝點生活,是許鴻飛提交給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提案內容,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更多的藝術家關注鄉村,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
為了做好這個提案,許鴻飛先後深入廣東、浙江、江西、河北等省的10多個鄉村開展調研。他在調研中發現,很多鄉村有優美的環境、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完整的發展脈絡,而且各有特色。在廣州黃埔的鄉村,他發現了保留完好的古建筑、美麗的荷花池、充滿時代特色的人民公社食堂﹔在河北白洋澱,他看到了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在其他的一些鄉村,他參觀過破舊的書院、訪問了留守的老人和兒童,也體驗了鄉村的青山綠水和寧靜悠閑。
許鴻飛認為,鄉村本來很有文化,隻是慢慢地被遺忘了。鄉村要振興,既要改善硬件環境,也要激活鄉村的傳統文化,增加教育、美育等方面的內容。
許鴻飛說,他將讓“肥女”回歸田園,讓藝術成為共享資源,並以雕塑獨有的審美特征,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獨特優勢。
“在鄉村巡展時,我受到了很多啟發,接下來我將創作一些更接地氣的作品,用新作品記錄鄉村的快樂富足,以及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講好鄉村振興故事。”許鴻飛說。(譚志紅)
上一篇: 全國政協委員劉莉沙的五個履職鏡頭 |
下一篇: 全國政協委員董希源:自由職業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