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年關注和致力於公共文化的發展,將美術館經典館藏予以復制進行捐贈,啟動經典作品在貧困山區的巡展,以經典作品助力文化扶貧,豐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我提交了《關於以高質量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夯實扶貧攻堅基礎的提案》。針對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發展不均衡、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對接不夠精准、農村文化人才嚴重匱乏等問題,我建議:
深度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牢牢把握農村文化建設有利契機,加強規劃引領,將農村文化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創新農村文化建設思路舉措,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涵,著力提升服務效能,統籌公共數字文化項目建設,深入實施“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和發展,大力弘揚農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古村落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村地區非遺傳承人群的傳承能力和傳承動力,可與國家級、省市級博物館和美術館結成幫扶對子,通過展覽展示和宣傳平台幫扶傳承人脫貧致富。
樹牢融合發展理念,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互促共進。加大鄉村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的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依托文化創意,推動更多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推動有條件的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供文化和旅游服務。
切實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充分激發群眾的文化自主性。挖掘培養有影響力的鄉土文化人才,創新文化和旅游志願服務工作機制。
上一篇: 全國政協委員陳紅彥:“救人、救書、救學科”的力度要更大 |
下一篇: 多地文化交流融合實現黃河“一盤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