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駱芃芃:一方印石,見初心踐使命
發布時間:2020-05-27 12:0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5-27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看得比泰山還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駱芃芃表示,這一精神貫穿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會上也得到了深刻詮釋——會議開幕後,全體代表、委員和工作人員佇立默哀,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文藝工作者的心,在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之中,文藝工作者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以文藝創作謳歌英雄、傳遞大愛、記錄時代,為抗疫加油鼓勁。駱芃芃就是其中一位。

  戰疫:以藝術創作鼓舞士氣

  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政府不惜一切代價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控疫情措施嚴密、有力、有效。我們看到了一條縱線和一條橫線的疫情防控戰線。縱線是從中央到地方的戰疫,橫線是從社區、村落到每個家庭的防疫,縱橫交錯的兩條戰線,有力地阻止了疫情的擴散。

  在這場戰疫斗爭中,沖在最前線的是我們的“白衣戰士”,他們救死扶傷、舍己為人。那些從春節假期開始就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包括保障生產供給、保衛國家疆土的工人、農民、快遞小哥、城市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士兵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奉獻者,為戰疫承擔了太多。他們無私奉獻、英勇戰斗,是百姓中的英雄,我特意為他們刻了一枚《百姓英雄》之印,借此表達深深的敬意!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應該盡己所能,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助力,為人們帶來希望和力量。

  疫情期間,為了給一線助威,我鐫刻了《天佑中華》《同舟共濟》《平安是福》《白衣天使》等十幾枚印章,創作了《眾志成城》等多幅書法作品,組織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的藝術工作者整理和編發為抗擊疫情創作的作品,參加了多次義拍捐獻活動。

  現在,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堅守和努力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有序恢復,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疫情反彈風險依然存在,特別是境外疫情仍在蔓延,輸入性病例已成為我國新增病例的主體。牢牢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決做到疫情防控常態化,成為當前安全穩定復工復產的首要前提條件。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已舉辦30多期抗疫題材篆刻、書法線上展覽。針對當前的疫情形勢和工作重點,我們在近期策劃了以“全球抗疫,盡快實現全面復工復產”為主題的藝術作品線上展覽。展覽側重於向全國優秀青年藝術家征稿,創作內容以復工復產、國際抗疫為主,諸如“千裡同好,堅於金石”等表達團結合作抗疫的金句和理念,以篆刻、書法形式呈現,為人們帶來既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又飽含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

  刻印:團結定能勝利

  藝術的感染力是國際共通的。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當下,通過篆刻、書法藝術的力量去感染和撫慰人心,是中國藝術所發揮的文化作用。疫情期間,我受命為中國政府援助法國醫療物資外包裝設計制作的印章,傳達的就是中法兩國友誼比金石還要堅固。

  印章上,寓意美好的鳳凰與象征和平的鴿子飛翔在天空,護佑著中法兩國國旗,北京天壇和巴黎埃菲爾鐵塔相互輝映。印章中央刻著兩句話:一句是“千裡同好,堅於金石”,出自三國蜀漢學者、經學大家譙周的《譙子﹒齊交》,意思是交對了朋友,即使相隔千裡也能同心相印,情誼比金石更加堅實。另一句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意為“團結定能勝利”。

  接到設計這枚印章的任務後,我即刻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中。對於如何設計這方“中國印”,我思索了兩天。印章邊飾的靈感,來源於不久前我為國際勞動婦女節醫務工作者設計制作的印章“白衣天使”。鳳凰和鴿子飛翔在印章的頂端,羽翼順勢舒展,延伸至印章的下端。鴿子承載希望、美好等,鳳凰則有平安、祥瑞的寓意,希望借助這些中國的傳統文化符號,向法國人民表達我們的祝福。

  為了能夠確保達到最佳的呈現效果,我設計了多種方案,力圖實現傳統與現代、東方審美與西方審美、抽象與具象、象征形式與現實手法的多重融合。經過多次商討修改後,最終選定了前面提到的這一款。例如,在印章的下部,我把羽翼飽和地呈現在印章的兩端,藍色的天壇剪影和白色的埃菲爾鐵塔重合後的造型,與兩端呈向上起勢的線條相呼應,形成堅定穩固的結構,寓意我們的友誼牢不可破。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法兩國同心協力、並肩作戰。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法方向中國提供了寶貴的醫療物資援助。疫情在法國發生後,中國也第一時間向其提供急需的醫療物資。這些印有象征著友誼和美好祝福印章的物資包裹到達法國後,很快在當地產生了廣泛影響。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方根據法方需要,提供了醫用防護口罩、外科口罩、防護服和手套。“千裡同好,堅於金石”,這是患難見真情的真實寫照,也是中法友好合作關系高水平的生動印證。

  這方象征中法友誼堅如金石的印章,很快得到中法兩國人民的鐘愛!法國作曲家斯蒂芬﹒德爾普雷斯看到這方印後非常感動,還為此專門創作了《〈中國國歌〉賦格曲》,表達對中國的感謝和情誼。

  提案:盡快搶救、保護與收藏年邁藝術家的作品和藏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經歷了生死考驗,也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知和思考。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做各種管理和規劃,但是,可能一個突如其來的意外,就會打亂既定的軌道。生命中有些事情我們是無法管理的,所以要珍惜光陰。

  這場疫情對老年人傷害最大,我國85歲以上的藝術家是改革開放以後成長起來的優秀藝術家,也是新中國成立70多年取得輝煌成就的建設者和見證人。他們學術精深、藝術成就杰出、人生閱歷豐富,作品和藏品是我們國家寶貴的文化財富。

  他們熱愛祖國,不願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作品拍賣,也不願留給不解其意的後人繼承或變賣,渴望捐獻給國家。他們希望自己的藝術生命有合理的延續。目前,亟待研究出台相關政策,對他們的作品和藏品進行妥善接納,這件事本身也是對他們一生從藝的肯定。

  我為此已經奔走了幾年,2018年、2019年連續提交了相關內容的提案。值得欣慰的是,文化和旅游部兩次受理了提案,給予高度重視並開展了比較有成效的工作。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警示我們一定要爭分奪秒地把應該做的事盡早做好,為那些年邁的藝術家專門制定政策搶救性收藏他們的作品和藏品顯得十分緊迫,所以我今年繼續提出了相關提案。

  2017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國篆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今年的另一個提案是關於設立全國性“中國篆刻節”的。設立“中國篆刻節”是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有力的措施,是留給炎黃子孫的長久記憶,是向海外推廣和傳播中華文化的有力途徑,還可以通過節慶系列活動繁榮經濟和社會發展。(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