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3月底在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考察時明確提出,“原生態是旅游的資本,發展旅游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近年來,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如何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全國兩會期間,部分代表、委員接受了《中國旅游報》記者採訪,就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旅游發展分享經驗、提出建議,並表示要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生態旅游前景廣闊。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吉林省委副主委、水利部鬆遼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李和躍說,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發展生態旅游是重要路徑。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生態特色,科學合理設計生態旅游線路。同時,發展生態旅游有利於帶動脫貧增收。很多老少邊窮地區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但往往有良好的自然環境,適合發展生態旅游,甚至可以將其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通過旅游消費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表示,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要樹立保護與發展協同推進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堅決避免走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先破壞後治理的老路。在有效發揮生態功能區主體功能、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原真性的前提下,適度合理地開展綜合利用、旅游康養等發展項目,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范學院校長梁留科認為,受疫情影響,人們更加關注具有安全、生態、綠色、康養等特征的產品,生態游、康養游、線上游成為旅游新需求及消費新趨勢。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應從創新產品設計、營造安全環境和強化智慧管理三方面著手。要突出精品設計意識,融入更多綠色自然、健康養生、體育休閑、文化體驗等元素。要突出營造安全環境,更加注重干淨衛生、舒服宜居、健康有序,提升軟硬件建設中的安全品質。要突出智慧化管理,使用線上預約、大數據分析等智慧化手段,做好生態旅游目的地風險管理。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表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相得益彰。近年來,巫山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重點構建以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生態康養為主的生態產業體系,切實做好“大生態+大旅游”文章,全力打造旅游戰略性主導產業。“我們樹牢新發展理念,把生態和旅游結合起來,把資源和產品對接起來,把保護和發展統一起來,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旅游發展優勢。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壯麗畫卷正在巫峽大地磅礡展開。”
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昔日的漫山黃沙變成一片綠洲。從“沙中找綠”到“綠中找沙”,綠色已成為多倫縣的亮麗名片。全國人大代表、多倫縣蔡木山鄉鐵公泡子村黨支部書記李國琴介紹,目前,全村林草地面積達到19萬畝,林草植被綜合覆蓋率達到90%。“村裡的自然資源豐富,不僅有草原、山丘、森林,還有由金蓮花和赤芍形成的彩色風景線。發展生態旅游,讓村民們看到了更多致富的可能。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探索新路子,在林業、牧業、旅游業有機結合上做新文章,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神山村山美、水美,非常適合發展鄉村旅游。”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黨支部副書記左香雲介紹,近年來,神山村立足自身山地資源,發揮良好生態特色,大力發展以茶、竹、果為主的富民產業。當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全村已復耕復產,村裡也在加大各項幫扶力度。“下一步,要完善基礎設施,帶動農產品外銷﹔引進專業團隊,打造民宿新村落﹔深挖本地資源,做精做優糍粑、竹木工藝品等產業。”
2015年起,我國陸續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目前,已建立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神農架等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忠岐建議,結合精准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盡快編制生態移民搬遷安置專項實施方案。針對下崗職工和移民發展替代生計,提供生態管護和社會服務公益崗位,鼓勵其參與特許經營項目,如引導其在國家公園周邊開展家庭旅館、農家樂和林特產品開發等經營活動﹔優化資源利用方式,有序做到工礦企業退出、生態移民、傳統產業轉型,在國家公園建設中維護好民眾的切身利益。
“河南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謀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高體健說,河南將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統籌大保護、大治理、大發展,強化區域間資源整合與協作,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當前,青海正大力推進國家公園省建設。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工商聯副主席、青海花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文林說,這有利於將青海獨有的自然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優勢,全面加速推進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在國家公園省建設過程中,應該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既要牢固樹立生態保護優先的理念,進一步加大生態治理、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力度,保護好中華水塔、三江源頭,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也要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優勢,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沈嘯 李志剛 李鳳)
上一篇: 傳承民族文化,三位女代表有故事 |
下一篇: 全國人大代表柯軍:借力“雲上”生活,讓傳統戲曲“飛”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