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人大代表曾小敏:鼓勵企業參與地方戲曲振興工程
發布時間:2020-05-27 12:54 來源:中國藝術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藝術報 2020-05-27

  地方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是表現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市場經濟和多元文化的影響,地方戲曲面臨觀眾減少、市場萎縮等困境,地方戲曲劇種的保護迫在眉睫。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下,我國的地方戲曲劇種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全社會的地方戲曲劇種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已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有效的保護體系。

  實施地方戲曲振興工程,是文化工程,也是惠民工程、德政工程。為了科學推進地方戲曲振興工程,大力推進地方戲曲劇種保護傳承方式的創新,加大保護工作力度,完善表彰、獎勵、資助等政策,需要實施“戲曲+”戰略,促進地方戲曲傳承保護單位與科技、互聯網、旅游等企業深度融合,培育地方戲曲劇種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推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成果應用於地方戲曲劇種的內容生產與宣傳傳播。

  企業以捐贈或資助方式自覺參與到地方戲曲劇種保護工作中來,不僅是社會福利資源的一個重要來源,而且日益成為現階段乃至未來全球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常態完整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減免政策給社會公益捐贈事業帶來的影響是積極的,它不僅配合了政府職能的良性實現、盡量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而且還為社會公益資源的拓展開辟了廣闊而有效的空間。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實體,它與社會仍然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企業沒有、並且也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當社會在期待企業發揮其經濟功能以外的社會功能、對公共物品和社會公共生活提供更多的幫助時,企業也希望通過投資公益來實現其社會責任並擴大其社會的影響力。對公益捐贈實行稅收減免的政策無疑對企業的公益捐贈帶來積極的影響,因為至少從經濟能力上能對正常納稅的企業幫了一把,使它們在同樣付出的情況下得到捐贈公益的社會效益。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多種經濟並存的實際情況、體現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則並規范企業的公益捐贈行為,我國政府自1991年起相繼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1999年),規范了企業的捐贈和受贈行為,從法律上確立了捐贈人、受贈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推動了我國的企業公益捐贈事業的健康發展。

  但目前,我國並無針對企業參與地方戲曲振興工程的捐贈性質的減免稅費政策,隻有針對體育類的相關政策。如《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就有明確規定企業支持體育事業的發展可享有免稅減稅等優惠,文化體育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助力自身發展。

  為此,建議國家稅收等相關部門參照《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出台相關政策,加強對企業參與地方戲曲振興工程的稅收、融資扶持,進一步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促進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到地方戲曲劇種保護、傳承、發展的工作中來,為地方戲曲劇種可持續保護奠定持久、深厚的基礎。具體建議如下:

  一、鼓勵引導企業、社會團體或個人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建立專項基金以及眾籌模式等多形式參與扶持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營造有利於社會力量支持戲曲藝術表演團體的良好環境,發揮政府引導和社會參與的綜合效益。

  二、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出台企業參與地方戲曲劇種保護工作的稅收優惠政策,根據不同情況,減免參與地方戲曲劇種保護項目的企業及相關行業17%的增值稅。

  三、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出台地方戲曲劇種保護的融資優惠政策,放寬參與地方戲曲劇種保護項目的企業的信貸質押條件,並簡化審批手續。

  四、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對於參與地方戲曲劇種保護項目的企業給予榮譽獎勵。通過政府代表社會對企業捐助的社會意義之肯定,體現企業做個“社會公民”的公益意識,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為地方戲曲吹起一股慈善關愛的清新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