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吉平:文旅融合助力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人民致富不返貧
發布時間:2020-06-02 14:4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6-02

  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是我國大美旅游資源匯聚地,當前,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精准扶貧都是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要任務。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因為工作原因,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和旅游發展有著深入細致的了解。他認為,旅游業與民族地區發展高度契合,可以助力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人民脫貧不返貧。他建議,進一步推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旅融合發展,為這些地區持續發展助力。

  “實力”與“名氣”不匹配

  在吉平看來,滇黔桂的喀斯特地貌、內蒙古的草原、新疆的戈壁、青藏高原的高山峽谷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然而,這些地區的很多景區和旅游目的地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這與宣傳推介力度不夠、市場運營水平有待提升有很大關系。

  對此,吉平建議,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加快線上線下“旅游+”深度融合,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推廣線上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消費新模式,推出派發優惠券等“優惠套餐”,延長消費鏈條,放大消費效能﹔要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的推介和宣傳,充分借助網絡媒體進行宣傳,增強宣傳效果。

  打破文化內容開發不充分的天花板

  “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不僅資源豐富,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還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非遺、老字號、傳統美食、特色村落等特色資源,為旅游業注入了更加優質、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涵。”吉平強調,在推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時,應注重挖掘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要推動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旅游業發展相結合,發揮少數民族特色村鎮自然風光優美、民族風情濃郁、建筑風格獨特的優勢,促進特色產業發展與特色民居保護、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特色旅游融合發展﹔要加強文旅資源和企業整合,做大做強文旅產業,深入挖掘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習俗等特色村鎮文化資源,開發一些民族風俗、特色鄉村文化旅游產品。

  此外,吉平還提出,應依托文物資源發展紅色旅游、遺產旅游、研學旅游,推動特色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推動文化和旅游聯動發展,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游,打造更多體現邊疆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的旅游精品,不斷拓展提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領域和融合層次,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邁上新台階。

  硬件軟件都要硬國家和社會力量都應動員

  在吉平看來,公共設施不足、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成為制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吉平建議,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加大旅游風景區的開發力度,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旅游發展品位。他說:“在開發旅游資源時,應較好地凸顯獨特的民族風情,提高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旅游吸引力和競爭力,打造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少數民族特色村鎮旅游品牌。在全力推進民族特色旅游村鎮建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旅游在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中的作用,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支持民族地區旅游基礎設施、旅游服務設施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改善旅游整體環境,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全域發展,進一步發揮品牌聚集效應。”

  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除了國家力量的投入,社會力量也不容忽視。“通過涉旅企業建設和發展,帶動當地一批群眾實現創業、就業,帶動景區周邊群眾開辦經營農家樂,線上線下推銷土特產品,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分享文旅發展帶來的紅利。”吉平同時建議,要著眼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公共文化設施拓展旅游服務功能,在服務好當地居民的同時,創造條件面向游客開展文化服務﹔依托游客服務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公共設施,組織開展文化惠民服務,讓更多游客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分享獨特的地域文化。

  吉平說:“文旅部門要把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做深、做實、做精彩,要加大行業扶貧力度,充分激發廣大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做到扶貧扶智與鄉村文化振興有機結合起來,確保脫貧群眾致富不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