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 權威解讀
權威解讀
“十四五”民生保障事業前景展望
發布時間:2020-11-18 16:26 來源:人民論壇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人民論壇 2020-11-18

  【摘要】“十四五”時期經濟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明確發展思路,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在“十三五”時期打下的良好基礎上,“十四五”民生保障事業應當堅持補短板、保公平、促發展,進一步發揮制度優勢,提高治理效能。

  【關鍵詞】“十四五”規劃 民生保障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D632.1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十三五”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獲得了寶貴的制度建設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教育、衛生健康和人社部門等紛紛加強民生保障事業規劃,全面深化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公共服務轉型提升,民生保障事業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

  一是居民就業和收入更有保障。我國積極推動就業優先戰略,努力促進充分就業。城鎮就業人員持續增長,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維持在13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有所降低。二是教育質量更有力度。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動教育現代化。同時,教育脫貧攻堅任務成效顯著,貧困地區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受教育權得到保障、受教育機會更加充分,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更加均衡。三是衛生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緩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黨和政府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四是社會保障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按照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指導方針,筑牢了兜底保障防線。五是脫貧攻堅行動成效顯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精准扶貧”理念,農村貧困治理進入新階段。2015年至2019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5575萬人下降至551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由5.7%下降至0.6%。

  綜上所述,我國“十三五”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獲得了寶貴的制度建設經驗,但仍然存在不少短板。首先,民生保障事業的規模總量不足。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高水平、多樣化需求,現有的民生保障事業規模有限,特別是優質資源總量較少、分布不均。如鄉村優秀教師數量較少,基層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滯後﹔老年護理人才稀缺、專業化程度較低,難以提供充足的老年護理服務。其次,民生保障服務的人均水平較低。現有民生保障項目尚未實現全民覆蓋,仍然存在制度漏洞。特別是在人口流動的背景下,不少服務的享受仍以戶籍為基本限制條件,導致流動人口保障缺失,從而降低人均水平。最後,民生保障系統的內在結構存在差異。民生保障各項目發展不均衡,部分項目制度成熟、規范性較強,部分項目建設滯後、穩定性不足。

  “十四五”民生保障的總體思路:高質量的發展追求、普惠性的價值導向、多元化的內涵發展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國家治理水平將得到大幅提升。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民生保障事業將成為我國積極應對全球風險、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產生重要作用。在“十三五”規劃即將收官之際,對“十四五”民生保障事業進行謀篇布局成為了黨和政府的現實需求。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四五”民生保障工作應當注重以下幾點。

  高質量的發展追求。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呈現出由低向高的轉變,基本需求的滿足會帶來更高層次的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居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現有的民生保障項目在防范化解社會風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對貧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全面小康社會建成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會引發更高層次的需求,同時社會風險的變化也會導致新弱勢群體的產生,從而對民生保障事業提出更高要求,其制度目標將從保障公民基本權益轉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未來,民生保障事業不僅要注重覆蓋面的擴大,更要確保質量的提升。脫貧攻堅要轉向相對貧困治理,調整目標群體和扶貧模式,防止貧困邊緣群體和已脫貧人口返貧致貧。社會救助要秉持積極的發展救助理念,增加救助對象的生計資本,幫助其自力更生,擺脫福利依賴。社會福利要關注特殊群體新的需求,調整福利提供方式,確保福利充足性。

  普惠性的價值導向。公平公正始終是社會發展所追求的核心價值,民生保障事業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必須堅持普惠性的價值取向,切實推進全民共享。社會主義的本質在於實現共同富裕,民生保障則服從和服務於這一目標,應當通過完善制度規則,持續深化制度改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方面,注意城鄉差異和地域差異,要以城鄉融合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為契機,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保障一體化。同時,建立區域之間的合作機制,避免因地域差別帶來的制度分割。另一方面,聚焦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等制度“漏出”群體,探討制定符合其職業特征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制度適應性與靈活性。重視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加快建設無障礙通道及設施,增強其基本公共服務可及性,改善生活條件。社會保險應當持續提高統籌層次,爭取實現全國統籌,避免因統籌區分割帶來的待遇不公平。社會救助應當完善資格認定條件,明確專項救助目標群體,規范對象認定程序。

  多元化的內涵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了市場和社會活力,資源和信息快速流動,社會均質化程度下降,群眾訴求呈現多元化特征。在公共服務領域,政府積極推動簡政放權,社會和市場力量不斷壯大,逐步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私營部門與公共部門合作提供各項服務,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黨和政府積極推動社會共建共治共享,形成了多元參與、分工有序的社會治理格局。在此背景下,民生保障事業具備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是服務管理和提供主體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服務方式和內容的多元化。“十四五”時期,社會變革將進一步加劇,全球交流將進一步加強,多元的群眾訴求需要不同類型的服務。因此,需要鼓勵和引導市場和社會組織參與到民生保障事業中來,完善資格認定規則,為民眾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方案,豐富民生保障的形式與內容,形成多層次、多樣化的民生保障。

  將加強制度頂層設計與重點民生保障項目突破相結合,著力完成“十四五”民生保障發展目標

  當前較長一段時間內,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生保障事業面臨不少考驗。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加強民生保障制度建設,繼續深化各項制度改革,增強制度公平性和可持續性。以“六穩”“六保”工作為切入點,把民生保障目標放在首位,樹立科學的制度理念。通過加強制度頂層設計與重點民生保障項目突破相結合,完成“十四五”民生保障的發展目標:

  著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質量。統籌利用線上線下、各級各地公共資源,加強總體規劃和科學布局,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力度,扶持和培育多元服務主體,重點關注貧困地區群眾、流動人口和弱勢群體等對象,推動城鄉和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應當明確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標准,制定城鄉和地域評估細則,開展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及時補足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在基本公共教育上,關注農民工和殘疾人子女入學教育,加快學校基礎設施標准化改造,為其就近入學提供便利條件。在基本勞動就業上,加強就業培訓基地建設,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完善人力資源服務設施。在基本醫療衛生上,加快區域醫聯體建設,推動優質資源下沉至基層,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在基本社會服務上,增強城鄉社區服務能力,提高社區醫療保健和養老服務水平。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必須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現代化離不開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應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立足國家戰略發展導向,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要結合國家發展方針,有針對性地設置一批專業學科,根據市場和社會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破除人才培養短板。在教育理念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各學校應當明確辦學理念,突出辦學特色,改善辦學條件,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教學內容上,圍繞國際國內發展大局,增強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時代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教學手段上,加強線上與線下資源整合,豐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習便捷性。在教師隊伍建設上,重視師風師德建設,完善教師培訓計劃,提高教師素質。在教育評價上,重視學生培養質量,積極破除“五唯”頑疾障礙,探索以人為本的評價機制,避免功利化和短視化傾向。

  健全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第一層次佔比較大,二、三層次發展空間有限。不同層次保障的功能定位較為模糊,導致人們對第一層次的法定保障期望過高,產生制度依賴。為此,應當以改革和完善第一層次的法定保障為基礎,合理界定各層次責任邊界,區分不同層次的保障功能和保障水平,加強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對政府主要負責的第一層次,應當以保障公民基本權益為目標,以公平正義為價值追求,主要保障基本生活。對政策支持下由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的二、三層次,應當以提高保障水平為目標,遵循自願選擇原則,為第一層次提供補充。

  實現更加充分的高質量就業。“十四五”時期應當堅持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完善勞動力市場,破除制度障礙和地域分割,促進勞動力充分流動。既要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優化就業服務,切實保障各地勞動力的就業權益﹔又要加強宏觀調控,實施勞動力技能提升工程,重點關注高校畢業生、殘疾人、退伍軍人和其他就業困難群體,加大政策幫扶力度。持續完善人力資源服務,加強信息化平台建設,有效銜接勞動力供給和用人需求。加強對新業態從業者、靈活就業人員和創業者的支持和職業保護,規范新型勞動關系。積極發揮失業保險功能,做好失業登記和監測工作,為失業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幫助其發揮自身就業優勢。

  (作者為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視角下農村低收入群體幸福感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YJAZH074)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王延中、龍玉其、寧亞芳:《“十四五”時期中國社會保障建設的目標任務與政策建議》,《社會保障評論》,2020年第3期。

  ②萬東華:《從社會發展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人民日報》,2020年8月4日。

  ③徐輝:《關於“十四五”教育規劃的若干建議》,《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

  ④張遠新:《新時代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創新探析》,《理論探討》,2020年第3期。

  ⑤鄭功成:《中國民生保障制度:實踐路徑與理論邏輯》,《學術界》,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