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1年聚焦全國兩會(文化和旅游)專題 > 兩會熱點
兩會熱點
講好紅色故事 獻禮建黨百年 ——代表委員談紅色旅游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8 10:20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1-03-08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迎接建黨百年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之一。代表委員們表示,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進程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光榮歷史、奮進故事彰顯出獨特魅力,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進的持久精神力量。發展紅色旅游是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的重要方式,是推動紅色文化走進大眾生活、凝聚奮進力量的重要途徑,值得業界深入思考與創新實踐。

  全國人大代表、井岡山市神山村黨支部副書記左香雲表示,2016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神山村調研考察。“總書記的到來給我們帶來巨大鼓舞,這幾年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的干勁十足,包括旅游業在內的多種產業繁榮發展,尤其是紅色旅游發展迅速。”他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該村的紅色旅游逐漸恢復。“經歷了疫情帶來的考驗,村民的旅游經營更加穩健,從食材儲備、市場開拓、服務提升等多方面不斷改進,對旅游業發展充滿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表示,大力發展優勢產品將是紅色旅游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推動紅色文化和旅游資源共建共享,他建議創建國家長江中游城市群紅色文化旅游協作區,相關部委從戰略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切實加強領導和規劃﹔湘鄂贛三省攜手打造“幕阜山﹒中國紅色心臟”地帶,為協作區樹立典范﹔加強挖掘紅色文化和旅游新內容,打造新產品﹔加大資金投入,拓展投融資方式,完善公共服務,保障協作區發展。同時,多元融合賦能,活化紅色資源,塑造區域文化形象,推動設立紅色文化學科,適時啟動紅色文化傳承傳播團隊與優秀專家建設工程,為紅色旅游人才儲備和理論研究奠定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洪洋表示,紅色旅游是傳承紅色基因、傳播紅色文化的重要方式。紅色旅游從業者應著力以滿足人民群眾紅色教育需求為導向,通過優質服務引導人民群眾了解紅色歷史、感悟紅色精神。其中,紅色旅游講解員、導游員等承擔著講好紅色故事的重要使命,應注重加強對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及講解內容的規范,確保准確性、真實性。同時,引導從業人員針對不同群體,創新講解方式和內容,讓講解更加生動、更有感染力、更具傳播力,讓紅色故事真正深入人心。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藍山縣毛俊村原黨總支書記廖仁旺表示,發展紅色旅游,能夠讓游客們在瞻仰紅色遺跡、聆聽革命故事的同時接受紅色精神洗禮,這是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手段、傳承革命傳統的重要渠道。發展紅色旅游,有助於革命遺跡的保護管理、革命歷史的挖掘,推動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目前,在紅色旅游發展較好的地區,出現了很多衍生行業,包括研學教育、游覽觀光、實景演藝、土特產銷售等,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廖仁旺認為,紅色旅游,形式是旅游,底色是紅色。建議將紅色文化與旅游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開發精彩的、紅色文化內涵深厚的旅游產品,在旅游中潛移默化地傳承紅色基因,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院長殷紅梅表示,要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發展紅色旅游,寓教於游,有利於改進和創新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方式,振奮各族人民精神,傳播先進文化。殷紅梅建議,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應以此為契機,制定完善紅色旅游重點區域建設規劃,提升紅色經典旅游景區的服務質量﹔緊扣紅色主題和時代特點,建設新型紅色景區,推出紅色底蘊深厚、業態融合多元的經典紅色旅游線路﹔開發紅色文創和旅游商品,建設紅色記憶主題酒店,加強紅色故事講解和紅色課程研發,建設一批紅色研學旅行基地。同時,加強紅色文化專業導游培養、培訓力度,構建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宣傳矩陣,提升紅色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朱曉進建議,要成立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領導機構,建立紅色旅游工作協調機制,明確相關管理部門的職責﹔結合全域旅游規劃,盡快編制或適時修編各省市區的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總體規劃。要創新宣傳營銷模式,擴大紅色旅游的影響力,營造濃郁的紅色旅游發展氛圍﹔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把紅色旅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度融合。要加強監督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完善紅色景區接待服務相關制度規定,不斷提升服務層次標准﹔進一步規范經營項目,嚴格控制在革命紀念場館、國防教育場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周邊興建商業設施和娛樂場所﹔加強經常性的檢查監督,確保紅色旅游始終向健康方向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大學圖登克珠教授表示,我國邊疆民族地區擁有大量獨具地域特色和豐富歷史內涵的紅色旅游資源,建議依托這些資源,通過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國家統一,增進民族團結。他建議由文化和旅游部牽頭,幫助邊疆民族地區重新挖掘和整理紅色旅游資源,每年定期組織邊疆民族地區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培訓,協助邊疆民族地區編寫紅色旅游解說詞。文化和旅游部、地方財政在人才培養、道路建設、景區景點建設投入,優撫政策制定及最新科技成果的使用等方面,優先考慮紅色旅游。同時,拓展邊疆民族地區紅色旅游國際化視野,讓邊疆民族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成為展示中國形象的“紅色窗口”,打造適應國際旅游市場需求的紅色旅游產品,樹立中國旅游新形象。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書記、瑪拉沁艾力養牛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雲波表示,站在新起點,廣大鄉村地區要做好黨史宣傳,引導群眾通過參與紅色旅游,聆聽革命故事,瞻仰革命遺跡,讓大家從紅色文化和紅色旅游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更足的干勁促發展。

  “紅色旅游作為一種生動、直觀的傳播形式,可以從講解、體驗等方面創新方式方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范學院院長梁留科說,“紅色資源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寶貴遺存,建議利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其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作用﹔挖掘紅色資源中蘊含的教育價值與育人功能,普及黨史知識。”(李志剛 李鳳 崔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