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印發,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入快車道。如何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楊利慧一直關注的話題。“大運河北京段兩岸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議對之發掘整合,打造一條北京的‘大運河非遺之旅’。”她說。
楊利慧介紹,北京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設計出“一日游”和“兩日游”兩條線路以供游客選擇。“一日游”屬精品線路,時間相對緊湊,可讓游客一天內領略運河流域的非遺風貌。行程採用“車船水陸結合”的游覽方式,帶領游客前往通州張家灣古鎮體驗北京運河剪紙、骨雕、面塑傳統技藝,品味“舌尖上的運河”非遺風味美食。下午則步行穿梭於北京歷史悠久的大小胡同、商業大街,親身感受北京歷史文化廟會和傳統戲劇的氛圍。
“兩日游”線路便於游客深度接觸和了解運河沿岸相關非遺。第一天游客乘船深度體驗北京運河文化,感受漕運歷史給村落留下的印記。第二天則前往北京中心城區,步行於歷史悠久的大小胡同、商業街巷,在什剎海的夜幕下領略傳統戲劇的魅力。
楊利慧表示,建設包括大運河在內的國家文化公園,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掘好、利用好我國文物和文化資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於整合和保護千年運河留給中國人的豐厚文化遺產,更好以之服務當代社會教育、經濟發展、文旅融合和科學研究,對於探索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推進北京市的“四個中心”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管理者說
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馬頭村黨支部書記劉靜:大運河北京段全線通航後,通州區漷縣鎮馬頭村村北的老碼頭原址正在抓緊修建新的碼頭。目前,村裡請來專業團隊進行全盤規劃。借著通航的契機以及美麗鄉村建設,我們計劃圍繞村裡的悠久歷史對村子進行新的規劃改造。村裡將完善“一村一巷一主題”空間格局,打造漕運文化主題街、龍燈廟會文化主題街、姓氏文化主題街、歷史文化主題街等主題街區。整個規劃預計今年實施完成,屆時,馬頭村將再現昔日的繁華,也必將為大運河旅游文化帶添姿增色。
游客反饋
蔣麗然:我生活在通州13年,和家人去最多的地方就是通州運河公園和大運河森林公園,看運河,賞運河。公園裡曲曲折折的木橋掩映在蘆葦叢中,茂密的蘆葦隨風起舞,讓人心曠神怡。我還聽說京杭大運河全線復航提上日程,特別期待坐著船一直到蘇杭的願望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