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2年全國兩會文化和旅游部專題 > 委員談文旅
委員談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副縣長
歐彥伶:高質量建設田園綜合體
發布時間:2022-03-09 09:43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2-03-09


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石圍古村

  “近年來,各地建設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我的家鄉也在大力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副縣長歐彥伶接受中國旅游報社記者專訪時,建議借助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機遇,推動田園綜合體高質量發展。

  歐彥伶說,田園綜合體作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和實踐舉措,為破解傳統農業和農村生產發展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是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創新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羅城也在積極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印發了《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創建田園綜合體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市級田園綜合體5個、獲得自治區級田園綜合體認定3個的目標。”

  歐彥伶表示,當前,田園綜合體發展中存在缺乏科學發展規劃、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農民參與度不高等問題。她建議堅持“政策為大”,以正確科學的規劃指導田園綜合體蹄疾步穩、穩中向好。要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大膽創新,出台更規范明晰、更有操作性的土地保障政策。進一步創新土地流轉制度,規范土地流轉價格,鼓勵地方採取土地全域整治實現土地規模化利用。

  歐彥伶建議,以特色農業產業化為核心,構建綜合產業體系,推動產業融合與創新。一是堅守和回歸“田園”,深挖產業、山水、田園、民居等鄉村特色資源,打造地方特色,增強綜合競爭力。二是結合當地的產業條件和社會經濟基礎,植入欠缺的短板產業和創新產業,塑造互生共存的一二三產業融合體。三是牢記產業是基礎,探索“特色農業+”模式,讓各產業在規劃布局中合理展開,實現文化、旅游、空間、生態有機融合。

  歐彥伶介紹,當前,羅城正在推進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不少都與文化和旅游產業關系密切。比如天河鎮北華村、天河社區、維新村種植高粱1萬畝,並圍繞天河八景,打造諧樂島、諧樂洞、桃花島等文化和旅游項目。

  “多方參與、合作共贏是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機制所在,也是整合和使用資源能力的關鍵。”歐彥伶建議,要落實有效的合作共贏措施,促進各方積極參與。在積極引導財政、金融、科技、社會資本等支持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同時,避免政府的過度干預和投資,履行好行政監管職能,保證田園綜合體合法合規。推動田園綜合體市場化運行,為企業提供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讓企業社會資本深度參與創建。要注重激發農民、村集體的參與意願,將農民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植入田園綜合體的發展過程,增強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同時,還要組建專家團隊進行指導,積極提升田園綜合體的運營能力和盈利能力,激發鄉村活力。

  歐彥伶說,發展田園綜合體,一定要能“造血”,要努力實現“多贏”,讓農民和企業都得到實惠,這樣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