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和旅游科研工作成果專欄 >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
“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實踐 與重構”項目成果簡介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
發布時間:2021-02-05 14:57 來源: 編輯:科技教育司
信息來源: 2021-02-05

  本成果通過梳理和總結德國從19世紀末至今的工業設計思想的整體脈絡,從歷史的、發展的視角重新審視德國工業設計思想的內涵,以建設新時期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對設計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為出發點,研究內容分為五個方面:一是德國工業設計思想產生的“土壤”分析及其核心文化價值體系解析(橫向)﹔二是德國工業設計思想的發展脈絡及在中國傳播發展(縱向)﹔三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在德國工業文化思想的異質同構(交叉)﹔四是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在中國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實踐探索(融合)﹔五是構建福祉文化產業服務與人才培育生態發展模式(發展)。

  對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從17世紀至21世紀初的發展、演繹軌跡進行了重新梳理。分別從“歷史的片段”、“民生與服務”、“理性與堅守”、“福祉與未來”四個方面從質性研究的歷史研究法對其進行重新整理與剖析。從德意志制造聯盟促進藝術與工業結合的理想開始,到包豪斯強調設計造型與人的關系,以及烏爾姆所提倡的優良設計。這一系列的演繹和發展逐步確立了以系統論和邏輯優先論為基礎的理性設計理論。包豪斯劃時代的意義就體現在其構建和創立的“基礎課程的形成”,這也是包豪斯精神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特質。也是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發展的重要借鑒和參考依據。依托現有資源,探索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在我國工業設計教育領域中的實踐與重構的模式。予以多種模式的探索和踐行,尤其是引入歷史學和博物館學方向的研究,另辟蹊徑,讓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在中國的實踐找到了新的思路。從兩個路徑來構建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福祉文化產業人才培育模式,一條是“社會共享”路徑,另一條是“智慧教育”路徑。 

  結合德國工業設計百年經驗,應用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項目依托人才培養平台,形成福祉產業、文化生態與人才培育多維共享結構的全新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體系。 

                          負責人所在單位:宗明明 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