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開創新時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 地方動態
地方動態
基層文化單位:以多樣文藝形式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發布時間:2022-11-23 15:3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11-23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連日來,全國各地基層文化單位積極行動,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在群眾中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廣大基層形成一股熱潮。
  湖北省群眾藝術館:曲藝宣講 聲聲入耳
  11月15日,由湖北省群眾藝術館協同省內各級群藝(文化)館策劃組織的“學習二十大 建功先行區”黨的二十大文藝宣講曲藝專場活動啟動,在該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台發布首期節目對口快板《學習二十大 鏗鏘竹韻聲》。11月16日,該專場節目第二期迎來湖北大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一級演員付群剛用打鼓說書的方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是閃耀真理光芒的重要文獻,一個大鼓作品怎樣來傳達真知灼見?我們選擇了文化建設這個點進行創作,最新的作品題為《鑄就文化新輝煌》。創作鼓詞時,力求通俗精練,突出文化主題﹔鼓板很歡跳,旋律一起來,就要讓觀眾忍不住打拍子﹔表演上,身形、表情、眼神到位。希望我們的作品能為新征程上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加油鼓勁。”付群剛說。
  湖北省群眾藝術館黨委書記、館長邢君成介紹,此次黨的二十大文藝宣講曲藝專場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用鮮活生動的曲藝形式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唱出來、講出來、演出來,宣講到老百姓心坎裡。活動組織了極具荊楚特色的快板書、湖北小曲、恩施揚琴、湖北大鼓、天門漁鼓、宜昌南曲等多種曲藝說唱形式開展宣講,當中既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精彩亮相,也有文化系統青年曲藝干部的熱情參與。他們用嫻熟精湛的技藝,實現了傳統曲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實在在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遞到千家萬戶。
  創作了快板《學習二十大 鏗鏘竹韻聲》的該館曲藝干部劉雄說:“曲隨時代,藝為人民,宣傳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是我們曲藝工作者光榮的責任。快板有眼快、心快、口快的藝術特點,我就利用這些特點把荊楚大地蒸蒸日上的發展變化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編成了快板詞。創作過程是我又一次深入學習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過程,我也希望通過作品能讓人民群眾與黨的二十大精神同頻共振。”
  由武漢市群眾藝術館組織創作的湖北小曲《中國巨輪再起航》在本次活動第三期中推出。湖北省群眾藝術館副館長周娟表示:“作品創編演的過程就是我們繼續深讀報告、精讀報告的過程,隻有把黨的二十大報告學到融會貫通,我們才有把握用藝術的形式來展現、宣傳它,觀眾看了我們的作品,也能感受到我們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信心和決心。”
  家住武昌白沙洲的黃竟華觀看了線上的曲藝視頻後頗有感觸:“用曲藝宣講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特別鮮活、有感染力,讓我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湖北省部分市州的群文曲藝工作者表示,這批節目起到了示范作用。下一步大家將結合實際情況,當好文藝輕騎兵,繼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積極創作演出更多讓人民滿意的優秀作品,努力踐行“曲隨時代,藝為人民”,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荊楚大地入耳入心。
  安徽基層文化單位:宣傳靈活多樣 形成熱潮
  近日,由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委宣傳部、區文化旅游體育局等主辦的“貫徹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基層文藝演出在該區雙樓村拉開帷幕。整場演出由杜集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精心編排,為呈現最好的演出效果,演職人員連日來加班加點排練,仔細打磨每個演出細節。女聲獨唱《我愛你中國》、器樂演奏《萬疆》、歌伴舞《追夢風採》《不忘初心》等精彩節目,讓在場村民盡情享受了一場文化盛宴,現場歡笑聲、掌聲不斷。據了解,杜集區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基層文藝演出結合“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部署要求,還陸續為轄區各鎮分別送出1場演出,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日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文藝輕騎兵宣講團進社區活動在安徽宿鬆縣孚玉鎮鼎和廣場拉開帷幕,來自該縣文化館文藝輕騎兵宣講團的文藝工作者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展開主題宣講,並就報告中的關鍵詞進行了深刻解讀,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同時,縣文化館文藝輕騎兵宣講團還結合各類文藝演出和本地特色文藝展示,以接地氣的方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在安徽省含山縣,“紅色小板凳(理論+文藝)”志願服務以小分隊的形式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志願服務隊林頭鎮龍寶社區分隊在基層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時,還為群眾送上了精彩的舞蹈專場演出,並為銅閘鎮部分廣場舞團隊捐贈舞蹈服裝,希望他們以群文活動蓬勃開展為契機,將團隊發展壯大,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其中。
  四川省曲藝研究院:深入群眾 營造濃厚氛圍
  “輝輝辰星,萬裡長征,盡付我的誠和真。”近日,四川省曲藝研究院一行23人在四川理塘縣開展以“慶祝黨的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文化惠民演出。藍天下,藏寨間,一曲四川揚琴《明燈》表達了曲藝工作者對黨和祖國的深沉熱愛。
  當天的演出由當地文藝骨干表演的藏族鍋庄舞開場,隨後省曲藝研究院的演員帶來的四川車燈《好吃嘴》、快板書《唱說二十大》、紅歌聯唱《紅動中國》等,均展示了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歡慶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喜悅心情。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百年輝煌,薪火相傳,他們就是指引我們不斷前進的明燈。”四川揚琴《明燈》作曲、四川省曲藝研究院非遺研究室主任陳詠韻介紹,《明燈》採用四川揚琴大調的唱腔結構,運用揚琴中的甜皮和苦皮唱腔轉換,並融入了部分戲曲戲劇元素。整個作品始終飽含一腔熱血,生動描繪出百年前一群胸懷共產主義使命的有志之士渴望建設新中國的迫切之情。
  由四川省曲藝研究院創排的大型曲藝情景晚會《花繁新征程》本月在成都連演兩場,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和敘事,體現出四川曲藝的豐富內涵,見人、見事、見精神。晚會分為《回聲》《蝶變》《新聲》3個篇章,傳統與時尚並融,回顧、展示了在黨的領導下,曲藝藝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取得的豐碩成果。
  據悉,本次曲藝“輕騎兵”走進理塘演出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2022年度定點幫扶理塘縣工作的重要內容。其間,四川省曲藝研究院演員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精神狀態、精湛的藝術水平為涉藏地區同胞獻上優秀曲藝節目,讓當地群眾近距離體驗到四川傳統曲藝藝術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增進黨員群眾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營造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濃厚氛圍。(統稿:舒琳 參與採寫:王永娟 瞿祥濤 郜磊 付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