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高舉旗幟、擘畫未來,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系統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推動新時代文化廣電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堅決扛起省會城市使命擔當,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中作出更大貢獻。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生態旅游新高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既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也為旅游業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發展提供了遵循。哈爾濱地處祖國北疆,既有“綠水青山”又有“冰天雪地”,生態資源優良獨特,是大自然賦予的寶貴財富。
過去十年,我們堅持綠色發展,依托大濕地、大森林、大河流、大冰雪等資源優勢,傾力打造“萬頃鬆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綠色畫卷,精心描繪全域旅游發展藍圖,“冰城夏都”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和旅游發展並進的新路,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最佳實踐地。
我們將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千年大計”,扭住“涼爽”這個最大賣點和“冰雪”這個最大特色,打造“必到必游”產品體系,培育新興消費業態,提升產業鏈韌性,持續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中國冰雪旅游首選目的地、全國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國際冰雪經濟示范地,努力建設世界知名的冰雪文化之都,讓綠生態和冷冰雪的最“大”價值、最“美”顏值充分釋放,打造生態旅游的哈爾濱樣板。
實施融合發展戰略,展示旅游帶動新作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為新形勢下旅游業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旅游業作為綜合性產業,涉及國民經濟多個行業和部門。要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教育、時尚、經貿、科技等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更好釋放“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
過去十年,我們堅持發展大旅游、打造大產業的理念,加快旅游與歐陸文化、時尚創意、商貿資源、工業底蘊、科教優勢等共建共享、融合互促,打造了一批旅游新地標,培育了一批旅游新業態,帶動了經濟發展、改善了城市面貌。
新征程,新起點,我們將繼續做足“旅游+”這篇文章,深度融入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哈長城市群、哈大齊工業走廊發展,積極助力文化強國、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旅游力量。
堅持人民至上理念,肩負旅游為民新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把“人民至上”理念貫穿始終,高頻提及“人民”“民生”,體現了人民的心願、人民的心聲,字裡行間滿是人民情懷。
旅游業作為幸福產業之一,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廣大旅游人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立場,肩扛責任、躬身前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我們將把群眾滿不滿意作為重要標尺,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加快發展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新主體、新功能、新服務,開展文旅惠企利民、文旅市場培育監管等行動,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旅服務體系,突出群眾主體、群眾受惠、群眾滿意,形成文旅惠民、文旅樂民、文旅育民的濃厚氛圍,以實際行動更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王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