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體系建設 > 地方創新
地方創新
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發布時間:2024-03-13 09:46 來源: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4-03-13
  近日,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通報2023年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合績效考評結果,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考核合格,評價為優秀。2023年,省文化和旅游廳堅持“以用促建”原則,推動形成以落實信用法規為引導,以信用系統為支撐,以信用試點為突破口,以培訓和宣傳為保障的工作格局,逐步構建起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邁入法治化、規范化新階段。
  信用工作機制更加健全
  充分發揮廳文化和旅游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職能作用,調整充實行業信用管理力量,不斷加強工作機制建設。堅持全省一盤棋,以問題、目標、結果為導向,進一步細化工作職責,明確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定期研究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中出現的突出問題,統籌部署針對性的重點工作,全省文化和旅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系統性、規范性和協調性得到不斷加強。
  信用基礎工作持續加強
  結合全省文旅行業實際,在加強行業誠信評價工作的同時,著力於信用信息歸集、失信主體認定、信用承諾、信用評價等信用管理基礎性工作。持續開展行業信用信息數據歸集,按照“應歸盡歸、應報盡報”的原則,按時按量完成2023年度信用信息數據報送,全年數據真實有效、合規率達標﹔大力推進行業信用承諾,全省涉旅商品零售企業、等級旅游民宿、文明旅游示范單位等納入了全省信用承諾覆蓋范圍﹔高效完成涉旅企業誠信評價,至2023年全省已完成涉旅企業誠信評價17.57萬家。
  信用監管效能穩步提升
  認真貫徹落實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管理規定》,依法依規對達到認定情形的失信主體“應認定盡認定”,2023年全省共認定嚴重失信主體52起,輕微失信主體1起,信用監管震懾力進一步增強。加強誠信評價結果運用,將誠信評價結果運用於政府資金獎勵、企業動態監管等領域,提升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效能。全省組織實施“紅黑榜”曝光制度,鼓勵加強行業自律,扶優懲劣,樹立雲南旅游良好形象。
  信用經濟試點取得突破
  認真組織開展文化和旅游部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地區的推選及申報工作,我省紅河州建水縣成功入選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實現“零的突破”。及時組織昆明、大理、麗江、紅河(建水)等重點州市縣信用工作負責人,赴上海、重慶調研,學習借鑒兩地試點的典型經驗做法。



  誠信文化建設不斷推進
  強化誠信文化宣傳教育,針對信用法規政策宣貫和誠信文化傳播,拍攝制作了全省首部文旅行業信用文化主題宣傳片。依托文旅行業“誠信五進”系列宣傳活動,向企業和社會廣泛宣傳《雲南省社會信用條例》《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規定》,通過播放生動有趣的宣傳視頻,發放宣傳資料以及“信用知識小寶盒”知識問答等互動形式,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信用建設。



  下一步,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將繼續加強誠信文化宣傳,多措並舉弘揚誠信文化,在全省文旅行業內形成守信踐諾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氛圍。加強公共信用信息報送,積極拓展信用應用,扎實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守護好雲南旅游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