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信息
工作信息
“大地情深”——國交走進哈爾濱
發布時間:2014-05-27 10:2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4-05-27

    “大地情深”——國家藝術院團(館)志願服務走基層活動,由文化部、中央文明辦搭建服務平台,國家藝術院團(館)以志願者的身份,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開展公益演出,其藝術性、公益性、創新性有目共睹。近年來,在這面旗幟的號召下,十幾個國家藝術院團(館)分別走進全國各地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使高雅藝術真正貼近基層、走近群眾。

    5月22日,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黨委副書記鞏保江帶隊,樂團40多位精兵強將走進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為這裡的群眾送上了精致而豐富的音樂。

    南崗區是哈爾濱的核心區之一。該地不僅擁有諸多近現代的文化豐碑,也發展著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DNA”,歐陸文化、金源文化、紅色文化在此交相輝映。這裡曾經誕生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第一個露天音樂廳、第一家電影院等多個國內藝術領域的“第一”﹔文廟、極樂寺等人文景觀與果戈裡大街、革命領袖紀念館等歐陸名勝星羅棋布﹔省博物館、省市圖書館等標志性文化設施匯聚於此﹔國際會展中心、冰上運動基地等城市地標性設施櫛次鱗比。除此之外,全區有業余文化團隊700余支,文化人才8000余人,文化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近7萬人。2013年,南崗區獲得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資格。作為國家級重大文化項目,示范區創建資格的取得為南崗區“文化強區”建設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此時到訪,對南崗區公共文化建設有所助益。

    5月23日,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打開音樂之門”室內音樂會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內舉行。上半場,維瓦爾第的《四季》之“春”中,樂團首席劉雲志的獨奏與樂隊完美配合,在弓弦交錯間,演繹出巴洛克時代音樂的特色及魅力,勾勒出春天的蓬勃景象。柴可夫斯基的《C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二、四樂章是世界圓舞曲中的上乘之作。樂團純朴快樂的合奏令現場觀眾情緒愉悅。指揮家李心草為了此次演出,毅然推掉了“撞期”的韓國的重要會議。因此,當晚,南崗群眾不僅有幸聽到了由他指揮的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還聽到了由他講解的有關《第四十交響曲》與流行歌曲《不想長大》的有趣聯系。美妙的演出和幽默的演講令觀眾開心地鼓掌、歡笑。

    下半場的演出更加精彩。劉雲志再次擔綱獨奏,與樂隊合作演繹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演奏中,劉雲志情緒飽滿,時而雙目緊閉,時而雙腿彎曲,用會說話的樂音再述了這個淒美的愛情故事。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本是整場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可該曲結束後,觀眾一浪高過一浪的熱烈掌聲硬是把已經下台的演奏家們拉回台上。於是,《良宵》、《拉德斯基進行曲》等返場曲目接連上演。終於,全場沸騰。

    “我把手都拍紅了,太好聽了。”南崗某學校的郭老師興奮地告訴記者。南崗某廠職工王小姐有些害羞地說:“我是第一次在音樂廳聽音樂會,比在電視上聽精彩多了。”“南崗人很有音樂素養!”面對群眾的熱情,鞏保江感到高興和欣慰。“樂團人很願意參加這樣的公共文化活動。一來能把高雅藝術送到群眾身邊,二來能向基層群眾展示他們的才華,還能提高樂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鍛煉職業素質。同時,也為地方公共文化品質的提升及建設做出一份貢獻。為此,樂團會再接再厲,將高雅藝術送到更多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