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國際交流與合作局(港澳台辦公室)
國際交流與合作局(港澳台辦公室)
“吉林文化周”余音繞梁 蒙國師生回味“長白神韻”
發布時間:2013-11-25 16:19 來源: 編輯:國際交流與合作局
信息來源: 2013-11-25

    10月22日下午,在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圖書閱覽室學習漢語的5名蒙古國大學生一邊翻閱著書籍一邊議論著,筆者走近前問他們在看什麼書時,發現是吉林出版的《中國有座城市叫長春》、《長白山童話》。其中一名叫阿瑪嘎蘭的女生激動地介紹說,他們是蒙古國立大學礦山工業專業二年級的學生,外語課是漢語。班裡的同學們都觀看了9月23日的“長白神韻”歌舞晚會,覺得非常美,舞台裝備很有氣勢,藝術水准也很高,折射出了中國吉林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水平。今天是專門來閱讀有關吉林的書籍,希望更多地了解吉林。另一位男生說,剛從網上搜索到吉林是中國東北的老工業基地,工業基礎雄厚,有中國著名的汽車城,制造奧迪、大眾等世界品牌轎車。我是學工業的,很向往吉林,要把主專業和漢語學得扎扎實實到中國吉林留學去。

 

蒙古大學生翻看吉林書籍,談對吉林文化周的美好印象 

  “吉林文化周”的轟動效應不僅激發了蒙古國血氣方剛、志向遠大的青年學生努力學好漢語到吉林留學深造的熱情,也使蒙古國藝術家、老教授萌發了到中國進行藝術創作和工作交流的沖動。

  蒙古國“藍月亮”畫苑資深畫家烏英嘎女士在接受筆者回訪時高興地說,她觀看了“中國吉林文化周”“長白神韻”大型歌舞晚會、“多彩吉林”圖片展、吉林民間藝術演示、吉林圖書展、寶鳳剪紙藝術展等活動,給她印象最深的是晚會所展示的反映吉林風土人情、民俗民情等人文方面的歌舞,某些方面與蒙古有相似、相通之處,她想組織蒙古的畫家、雕塑家到中國黑龍江、吉林等地採風作畫,與中國同行一起作雪雕、冰雕技藝交流展,也請哈爾濱、長春的藝術家到蒙古傳授雪雕、冰雕技藝。

  曾經帶領學生多次參加過中國文化中心組織的“中國電影藝術講座”等活動的蒙古國文化藝術大學廣播電影電視學院退休教師朝格素仁教授到文化中心建議說:“吉林長春市是中國東北的影城,我已建議學院組織師生到吉林參觀和學術交流。我們幾位政府退休官員、退休教授、專家組織成立了一個“蒙古退休職工聯合會”,成員有近300人,希望中國文化中心開展活動邀請我們參加,為增進蒙中兩國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誼發揮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