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守望精神家園——第三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在台北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活動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從9月9日至9月28日,連續在台北市、新竹縣舉辦“ 瑰麗嶺南——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嶺南風情——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出”等活動,充分展現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和廣東對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豐碩成果。
9月9日下午,“瑰麗嶺南——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率先開展,通過80塊圖文並茂的精美展板,將廣東省14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完美呈現。同時還獻上獨具廣東代表性的精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和廣繡、佛山木版年畫、莞香制作技藝、端硯制作技藝、廣東剪紙等精湛的技藝展示。開幕式上,來自廣東的藝術家和民間藝人奉上了普寧英歌、廣東木偶戲和傳統民族樂器聯奏等精彩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木偶戲演員還選擇不同行當的木偶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互動。在9月18日鬆山文創園區閉展後,該展將於9月22—27日移師新竹縣再次隆重開展。
9月10日晚和11日下午在台北南海劇場,享有“南國紅豆”美譽的粵劇和充滿地域特色的客家山歌、廣東木偶戲、普寧英歌、瑤族長鼓舞等傳統藝術精彩獻演。該演出也將於9月14日晚在新竹縣登台亮相。
此次活動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廣東省文化廳主辦,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威京集團﹒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通過第三屆兩岸非遺月系列活動,不僅能讓更多的台灣民眾了解、欣賞廣東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為兩岸提供了交流借鑒、經驗分享、合作發展的平台,深化粵台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文化部外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