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藏族山南卓舞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
朝鮮族農樂舞
全體演員謝幕
2009年11月7日晚,由中華文化聯誼會、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台北市文化局、台北縣文化局、台中市文化局、台中縣文化局和台北市國立樂團參與合作舉辦的“國風-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在台北中山堂拉開序幕。此次演出活動是“守望精神家園──第一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有來自大陸的近150名民間藝人親自登台獻藝。本次演出活動為期10天,共舉辦5場,將分別在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和台中縣4地巡回舉行。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有形”文化遺產和“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不但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生活經驗和審美趣味,而且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
2003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明確指出,表演藝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項目門類。那些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傳統音樂和舞蹈作為中華民族表演藝術的直接體現,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在一定民族或地區人民的生產勞動的過程中相沿既久而形成的。它們形式完整、個性鮮明,包含著豐厚的傳統習俗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為了充分弘揚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將中華民族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向廣大台灣同胞進行全面廣泛地宣傳和展示,此次專場演出精心挑選了12個具有獨特藝術性和代表性,有著極高欣賞價值的傳統音樂、舞蹈項目。其中,昆曲、古琴藝術、蒙古族長調、呼麥、維吾爾木卡姆、侗族大歌、朝鮮族農樂舞等7個項目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苗族蘆笙舞、藏族山南卓舞、彝族海菜腔等項目已入選第一、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項目蘊含著廣大民眾的感情與趣味、理想與願望,內容廣泛,主題豐富,有對日常生活的摹寫,有對民族歷史和傳說的演繹,有對愛情的謳歌,有對豐收、節日的歡慶,散發著生活的氣息和泥土的芳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民族、特定地域民眾性格氣質,同時也展現了中華各民族、各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姿多彩的面貌。
本次演出共有7名國家級傳承人和140余名各民族群眾演員參加,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隻有12歲,他們來自基層農村,絕大部分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的演出朴實、自然、雄渾,通過藝術形式反映出他們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民族文化內涵。
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演出活動得到了各界廣泛的關注和熱烈的反響。展演中的每一場節目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開場節目“朝鮮族農樂舞”是今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在演出節目《豐收樂》中11位身著民族服裝的朝鮮族演員隨著嗩吶、洞簫、鑼、鼓的節拍,敲起手鼓、長鼓和圓鼓,甩動象帽歡歌起舞,在音樂舞蹈中表達了朝鮮族人民頑強的意志、樂觀的生活態度和朴素的審美意識﹔而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古老、藝術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審美情趣和傳統藝術特征的樂器演奏形式的“古琴藝術”在如高山流水般的韻律中傳遞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意境﹔“侗族大歌”的《蟬之歌》中的10位小演員惟妙惟肖地模彷了蟬鳴聲,將觀眾帶入了大自然的懷抱之中﹔“長陽山歌”的《花咚咚姐》則在充滿濃郁鄉情,高亢明亮的歌聲中盡顯了土家山歌的神韻﹔精美絕倫的“泉州提線木偶”表演節目《元宵樂》,除了藝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木偶造型藝術也令人嘆為觀止﹔“蒙古族長調、呼麥”在猶如雄鷹一般的歌聲中散發著悠遠綿長,廣闊深沉的草原之情。“苗族蘆笙舞”的節目《滾山珠》中表演者一邊吹奏,一邊跳躍翻滾,如同驚險雜技。“華陰老腔”中淳朴的西北人民在勝似大江東去的磅礡氣勢中放聲高亢,給人們帶來了充滿活躍氣氛的《太陽圓月亮彎都在天上》﹔姐弟二人同台上演的“彝族海菜腔”──《金鳥銀鳥飛起來》的天籟之音好似鳥兒展翅天空﹔昆曲《牡丹亭?驚夢》的音樂曲調旋律優美典雅,演唱技巧規范純熟,形式精致,內涵深厚,在夢境般的流麗悠長的曲調中獲得了“婉麗嫵媚,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則是集民間和古典歌、舞、樂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反映了維吾爾的歷史、社會風貌和近代生活,呈現出特有的地域特色。藏族的山南卓舞《雅礱春潮》粗獷豪放,剛勁威武,展示出這古老民族舞蹈文化的獨特魅力。
許多觀眾反映,這場蘊含著優秀文化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出活動令他們感動與難忘,希望今後能夠經常看到這樣的高水平的演出,不僅陶冶了的情操,豐富了文化知識,還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演出是兩岸恢復往來二十多年來,首次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等級最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音樂和舞蹈類項目的演出盛會。多民族民間文化的藝術交流,拓展了兩岸文化交流的廣度和深度,為構筑兩岸文化交流之橋開辟了新通道,為共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譜寫了新的篇章。通過這次展演,將會使中華民族的後代子孫延續祖先的記憶,加倍珍視自己無比寶貴的精神家園。
(來源:www.ihchina.cn )
上一篇: 中國﹒徐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層論壇召開 |
下一篇: 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驚艷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