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8月20日至23日,由文化部主辦,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承辦的全國第二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類項目傳承人培訓班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辦。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馬盛德,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廳廳長周純杰,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喬玉光出席開班儀式。來自北京、上海等東部9省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類項目的80余名傳承人參加培訓。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柳長華等專家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類項目的保護與傳承等問題進行了授課。內蒙古自治區蒙中醫藥管理局和通遼市整骨醫院的專家,就蒙醫藥項目的保護現狀與規劃等與各省代表進行了交流。與會傳承人還實地考察了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等項目保護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類項目的保護情況得到了與會專家和代表們的一致認可。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類項目的保護和傳承,贊巴拉道爾吉溫針、火針療法、蒙醫正骨療法、蒙醫傳統正骨術等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蘭、阿古拉、包金山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蒙醫色布蘇療法等19個項目入選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胡達來等18人被評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2年,烏蘭還榮獲了首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
上一篇: 非遺十年,浙江寫下精彩 |
下一篇: 2013中國—東盟文化論壇聚焦非遺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