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非遺保護,人人參與﹔讓文化遺產活起來……6月的第二個周六,我國第9個文化遺產日如約到來,各地圍繞年度主題和宣傳口號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凝聚起人們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珍愛。
“同行”和“活起來”這樣“動感”的字眼,反映的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如何在當下社會吸引更廣泛公眾參與的思考和行動。文化遺產無言,保護傳承卻必須有聲有色、深入人心。知行合一,人人參與,才能真正有利於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隨著國家的日益重視,隨著文化遺產日等活動的舉辦,從傳播方面,人們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和有關概念的認知已有了基礎,而如何行動,如何讓人們自覺自願、行之有效地積極參與保護傳承,讓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傳遞真正生動融入人們現實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則成為關鍵。
就在今年文化遺產日的前一天,世界杯足球賽在巴西揭幕。從2006年誕生開始,我國的文化遺產日與世界杯四年一遇的時間重合已是必然。不要說文化遺產保護與足球的狂歡節風馬牛不相及,世界杯本身的魅力和展示主辦國多姿多彩的文化其實已成為各國共有的現代“文化遺產”。用“桑巴榮耀”命名比賽用球的本屆世界杯,必然讓我們更加熟悉了解巴西引以為豪的亞馬遜桑巴文化的點點滴滴。而就在前兩天在巴西舉行的國際足聯大會上,又傳來國際足聯官方再次確認足球起源於中國兩千多年前就有的蹴鞠的消息。面對這樣的消息,除了喟嘆中國隊沒能踢進世界杯,我們還應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其實,蹴鞠作為民間雜技與競技類項目,早在2006年就入選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山東淄博等地,對蹴鞠文化的保護傳承已進入中小學課堂。蹴鞠與現代足球的關系暫且不談,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在世界杯這樣的時間點,對蹴鞠等民間雜技與競技類非遺的保護傳承,對考古發現的、據推斷為更早的“蹴鞠”起源的黃帝時期石球等文物進行重點展示和關注呢?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不是靜態的“懷舊”,也可以創新形式豐富內容,貼近時尚融入生活。讓歷史照進現實,讓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在我們身邊和手中生生不息地鮮活傳遞下去,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實踐、上下求索。
上一篇: 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新型城鎮化增輝添彩 |
下一篇: 讓非遺保護與城鎮化攜手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