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左二),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右一)為“薪傳獎”獲獎者頒獎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首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貢獻獎”和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三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以下簡稱“薪傳獎”)頒獎儀式,2014年6月6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隆重舉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副司長馬盛德,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徐建兵,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雷小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羅微,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有關專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廣播電視局的代表,有關媒體代表與獲獎者代表共計150余人出席了頒獎儀式。頒獎儀式由牛根富副院長主持。
“薪傳獎”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協辦,是我國首個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工作機構設立的國家級專業獎項。旨在表彰為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作出杰出貢獻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薪傳獎”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出杰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60名。
為全面貫徹“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的工作原則,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今年特別設立“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貢獻獎”,旨在表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機構。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成為首次獲得該獎項的兩家機構。
在頒獎儀式上,王文章院長首先致辭,對獲獎者表示衷心祝賀。他指出,保護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凝聚和延續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訪問時指出,中國有大量文明成果被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對教科文組織為保存和傳播中華文明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這說明習近平總書記對保護和弘揚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中華優秀文化遺產非常重視。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靈魂。尊重傳承人,調動和發揮傳承人的積極性,是做好保護工作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與支持下,在文化部的領導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創造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如聘任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設立1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倡導、鼓勵傳承人將寶貴經驗予以總結概括,上升到理論高度﹔聘任18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為研究生院導師﹔組織專家制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原則性標准和專業標准﹔連續6年舉辦“寶馬中國文化之旅”,資助近百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其代表性傳承人,等等。這些工作對營造全社會尊重傳承人的良好氛圍,宣傳和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生了重要的社會作用。
“薪傳獎”至今已舉辦三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對提升傳承人的社會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相信“薪傳獎”會越辦越好,為激勵傳承人延續中華文脈作出更大的貢獻。
他強調,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是持久做好保護工作的根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我們國家取得了全民共識,從老百姓到各級政府官員,從社會機構到個人,都擁有認同與廣泛參與的意識。多年來,在文化部的領導和指導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不斷引導、鼓勵社會力量投入到保護工作中來。眾多個人和機構本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本次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授予“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貢獻獎”的兩家機構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二十多年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累計向社會捐款近19億元人民幣。2012年起,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每年出資300萬元,支持設立“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可以說,“薪傳獎”是企業與專業工作機構合作的碩果,具有開拓性意義。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自2007年起正式啟動“寶馬中國文化之旅”項目,尤其是2008年通過與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之後,雙方共同主辦的這一活動,先後探訪了中國20個省市的170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對其中69個亟待保護的項目和研究課題給予了總計700萬元的捐助。開啟了企業尤其是合資企業參與保護工作的新模式,具有積極示范作用。希望更多有社會責任感的個人和機構加入進來,共同為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力量。
徐建兵副總裁代表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言。他表示,泛海一直恪守“得益於社會、奉獻於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支持中國文化的大發展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能夠為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盡綿薄之力,泛海深感榮幸。
隨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為“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貢獻獎”獲得者頒獎,並與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共同為第三屆“薪傳獎”獲獎者頒獎。
作為“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貢獻獎”獲獎機構代表,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雷小陽在頒獎儀式上表示,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中首家獲得這一殊榮的企業,感到無比自豪。這一榮譽是對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長期、切實貢獻於中國傳統文化保護的最高褒獎與肯定。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花茶制作技藝(張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蘭代表“薪傳獎”獲獎者發言,她在發言中說,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傳承人提供了傳承技藝、實現自身價值的廣闊舞台。她將以獲得“薪傳獎”為契機,努力做一名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承擔起歷史賦予的崇高使命。
最後,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蕭放代表專家對獲獎者表示祝賀。他說,中國夢的核心思想是追尋符合中華文化傳統的文化強國之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強國的重要精神資源。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傳承人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出貢獻的人,都是實現中國夢的主人。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我們將會收獲中華文化澤惠世界的偉大碩果!
獲獎者紛紛表示,受到表彰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要以此為新的起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加倍努力、勇擔責任,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