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實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發布時間:2011-12-26 15:17
來源:社文司
編輯:易碩
信息來源:社文司 2011-12-26
湖南省長沙市按照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標准,緊密結合本地發展現狀,重點實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設施網絡化、供給多元化、機制長效化、城鄉一體化、服務普惠化”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
一是公共文化“進村入戶”工程。深入開展送戲、送圖書、送展覽、送講座、送節目、送文化輔導下鄉進社區等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村通工程,促進城鄉文化建設、管理、服務一體化。扶植引導民間藝人,鼓勵農民自辦文化。推廣長沙縣“農村文化集市”做法,豐富農民文化生活。
二是群眾文藝“千團百家”工程。發揮市群藝館龍頭作用,整合市、縣(區、市)兩級文化館資源和群文隊伍,建立群文活動網絡體系,開展“百佳、百品、百星”評選和星級團隊達標評選活動,到2012年將基本實現每個行政村、社區均建有1支以上業余文藝團隊。
三是地方特色品牌培育工程。堅持“因地制宜、一地一品”原則,大力實施特色品牌戰略。依托湘江劇院開展“好戲天天演”活動,每周演出湘劇、花鼓戲等地方戲曲6場次以上。依托橘子洲,舉行橘子洲沙雕藝術節、橘子洲音樂節等活動,打造“文化橘洲”品牌。
四是書香星城“211”工程。到2012年底,全市基本建立2000個鄉鎮、街道、村、社區圖書館(室)、農家書屋,建成公共圖書館總分館100個,建好1個數字圖書館(市圖書館),並免費開放。
五是外來務工人員“文化共享”工程。根據外來務工人員分布區域和從業特點,面向其及子女開展藝術輔導、圖書閱讀、藝術鑒賞等服務﹔以免費開放為契機,讓外來務工人員走進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以政府購買的方式,定期推出劇場、文化經營場所免費、低價服務﹔推動社區公益性文化活動陣地向外來務工人員免費開放,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六是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工程。依托圖書館建設長沙數字資訊中心,為市民提供即時資訊、信息檢索咨詢、學習教育資源整合推送等服務,為政府部門、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決策參考、專題信息、媒體信息服務。依托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庫,以多種方式為基層群眾提供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化影院等資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