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編者按:今年7月,我部第六批援藏和第一批援青干部人才即將完成援藏援青任務。人事司組織派出單位對6名干部進行了考察了解。他們在援藏援青期間,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方針、路線和政策,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積極配合維穩工作,克服了身體、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難,深入基層一線,積極宣傳新的文化發展理念,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勤奮工作,開拓創新,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展示了文化部系統干部的良好形象。蔡武部長在審閱考察報告後,要求對6位同志在援藏援青期間的優良表現,要充分肯定和宣傳。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刊發,供學習參考。
2010年7月,按照中組部要求,我部選派王勇才(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2013年2月任正局級)、薩仁高娃(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孫少東(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張紀平(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建筑保護研究所干部)共4名同志援藏,選派陳通(文化市場司副司長)、程博(中央芭蕾舞團副處級干部)援青,為期三年。
王勇才同志任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13年2月明確為正局級,分管廳辦公室、文化市場管理處(政策法規處)、文化產業處工作。積極溝通協調,為自治區文化發展爭取400萬資金和價值600萬元的設備。積極協調國家開發銀行西藏分行,爭取6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課題研究經費,聯系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進行西藏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課題研究。協調聯系第四次全國文化文物援藏會議在拉薩召開。促成自治區唐卡在北京和天津展覽。完成上海世博會西藏館在拉薩的重建工作。幫助農牧民群眾解決價值600萬元光伏太陽能發電設備。組織區內文化企業參加深圳、北京、西安等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積極配合文化部實施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項目開展,在昌都地區試點的基礎上,擴展到山南、林芝、拉薩、那曲等地,推動西藏文化產業發展。深入拉薩、山南兩地開展文化大調研工作,形成了一地一品牌、一地一抓手的工作思路。
薩仁高娃同志任西藏自治區圖書館副館長。積極與北京民族出版社等聯系,在各出版社提供目錄的基礎上,通過查重,彌補了自治區圖書館的缺藏。積極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聯系,出版《西藏自治區百部古籍珍品》。爭取60萬經費資助,為古籍目錄編纂、出版以及《中華古籍總目?西藏卷》提供了經費保障。修改完善古籍庫管理制度,組織安裝古籍庫防紫外線設施,對古籍進行清點普查、登記造冊。完成了《中華古籍總目?西藏卷——西藏自治區圖書館分冊?文集篇》(130余萬字)的編輯和校對工作。結合實際制定了“西藏圖書館古籍保護工作方案”。組織專家完成了藏文古籍三級分類和藏文古籍著錄規則論證和撰寫工作。赴山南、阿裡、拉薩尼木、墨竹工卡等地開展古籍普查工作。組織專家完成了對西藏自治區第五批國家珍貴古籍目錄的申報工作。向國家圖書館發展研究院提交了《西藏自治區圖書館發展報告白皮書》。
孫少東同志任西藏自治區歌舞團副團長。組織並參與完成了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6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藏歷年晚會、“3?28”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全區“效能建設年”專題晚會、多媒體音樂會《西藏春天》、大型風情歌舞晚會《魅力西藏》等活動的策劃、創作、修改及演出任務。完成了中央歌劇院與西藏自治區歌舞團共同打造民族歌劇《格薩爾》的工作任務。帶隊深入海拔5200米村庄,聯系國家京劇院籌措資金5萬余元用於駐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救助,聯系英利公司,爭取了60萬元的太陽能照明設備,解決了當地用電困難。
張紀平同志任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負責古建維修保護工作,深入日喀則地區亞東、定結、吉隆和定日等地,對2011年“9?18”地震中受損的8處古建筑進行了搶險維修及前期勘察測繪工作,完成了“十二五”文物項目的實地勘察和測繪工作,完成了昌都察雅縣仁達摩崖石刻、林芝工布第穆摩崖石刻、昌都芒康鹽井鹽田古建的保護修復及方案設計、編制工作。組織開展了林芝列山墓地、日喀則查木欽墓群的前期勘察、測繪工作。完成了日喀則地震災區文物建筑的應急搶險保護項目、江孜縣白居寺仁定札倉的調研和林芝地區魯朗鎮規劃現場審查工作,撰寫《西藏江孜縣白居寺調查報告》、《西藏白居寺塔結構穩定分析》等論文。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提高年輕業務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水平。
陳通同志任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副廳長,分管公共文化、文化產業和文化科技工作,負責聯系省文化館、圖書館和省民族語動漫發展中心。參與起草《青海省“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關於促進青海省文化改革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等重要文件。推進青海省公共文化工作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指導實施總經費為5億元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惠民工程,指導開展三屆青海省“群文之星”群眾文化能力大賽。參與組織第四屆、第五屆青海省國際唐卡藝術節與文化遺產博覽會、第十一屆文化旅游節,組織開展青海省第三批、第四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評審命名工作,組織協調中國國家畫院與青海省開展“中國國家畫院著名畫家大美青海行”畫家採風活動,組織協調恭王府開展“蓮生妙相——青海唐卡藝術精品展”,協調30余家國內重點動漫企業聯手幫扶青海民族語動漫發展。2011年任青海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寺院重建文化遺產保護組組長,推動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藏娘佛塔及桑周寺搶險修繕工程開工。協調100名文化市場執法干部赴江蘇、上海進行專項培訓。
程博同志任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做好文化部與黃南州、同仁縣3次專題協調會議的服務工作,積極向文化部和有關部門匯報同仁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發展情況。根據文化部評定的國家級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十五年規劃,按照同仁縣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的思路,爭取省文化廳20萬元熱貢藝人培訓資金。聯系國家文物局,積極推進文物保護項目的開展。以個人名義每年向同仁縣牙浪鄉完小捐贈文具、書包、字典、衣物共計12000余元。
上一篇: 文化部人事司召開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座談會 |
下一篇: 文化部傳達學習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