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層了解民族文化發展 加強駐外干部隊伍國情教育——人事司組織擬赴任駐外干部赴雲南考察調研
發布時間:2014-10-13 17:18
來源:人事司
編輯:人事司
信息來源:人事司 2014-10-13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駐外人員對國情的認識,深入了解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發展狀況,提高駐外干部的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強駐外干部隊伍建設,9月17日至23日,人事司組織16名擬赴任的駐外干部赴雲南進行了考察調研,考察組由人事司副司長汪志剛同志帶隊。
本次考察調研以國情教育為主題,旨在通過對當地文化遺產、公共文化設施、文博單位、文化產業基地和文化企業的實地考察,以及與文化廳、文化事業單位和民營文化企業相關人員的座談,著重了解雲南省自改革開放以來注重挖掘民族文化資源,特別是憑借毗鄰東南亞的獨特地理區位優勢,發揮少數民族文化多元和諧的特色,開展對外文化交流的情況,以及西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基層文化發展現狀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需求與困難,積極建立交流與合作的網絡,共同探索央地合作的模式,加強與地方文化單位的交流,以利於駐外干部赴任後更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雲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黃峻同志在座談會上向考察組詳細介紹了雲南的文化資源和對外文化交流情況,特別是配合國家實施的“橋頭堡戰略”,統籌推進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培育了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新優勢,文化“走出去”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中華文化“走出去”作出了積極貢獻。黃峻表示,文化部駐外干部到雲南考察調研,對於加強雲南省和文化部駐外機構的聯系與合作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今後繼續加強聯系,為雲南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搭建橋梁、開拓渠道。
人事司副司長汪志剛同志介紹了駐外文化處組和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主要職能及此次考察的三個目的:一是了解我國國情和改革開放以來西南部地區改革與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增強做好駐外工作的信心﹔二是了解雲南省獨特、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和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三是深入基層了解少數民族文化建設和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需求,進一步推進央地合作。他希望駐外干部們通過參觀考察盡可能多地增強感性認識,赴任後繼續加強與地方文化廳局的聯系,為基層文化資源走出國門創造條件。與會的地方院團、民營企業的代表分別介紹了各單位對外文化交流的情況與需求、存在的疑惑與困難。駐外干部們對幫助雲南文化走出去,尤其是對加強央地合作、推動民營企業與駐外文化機構的合作提出了新的思路與建議。駐外干部們一致認為,利用我駐外文化機構的平台宣傳推廣地方對外文化項目及文化產品,是駐外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並表示赴任後將努力創造條件,積極挖掘基層文化資源,幫助地方基層文化走出國門與外國民眾交流,充分展示中國文化的風採。
雲南省文化廳外聯處、藝術處、產業處等相關處室負責人及省直文化單位和民營企業代表分別介紹了雲南省文化事業、文化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考察組在昆明實地考察了兩個文化產業創新項目:一是紫雲青鳥國際珠寶加工貿易基地,是雲南省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與東盟國家的友好合作建設的創新型特色文化產業基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特色產業園區之一﹔二是翠湖蓮花禪院,昆明市充分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資源豐厚、民族文化產品豐富和民族民間人才聚集等優勢,打造“恢復龍雲戲台”、“雲南非遺體驗區”、“翠湖文化主題區”等十大文化項目,為雲南非遺項目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參觀了有“革命熔爐”之稱的著名軍事院校遺址——雲南陸軍講武堂博物館,深入了解了講武堂的悠久歷史以及雲南省對促進全國解放進程所做出的重要貢獻。為深入了解邊境城市對外文化交流的特點和需求,考察組還考察了位於雲南省最南端、與老撾接壤、毗鄰泰國的磨憨口岸。當地利用邊境民族文化優勢,與東南亞國家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並打造出多民族節慶文化品牌,通過演出、展覽、邊民互訪、貿易往來等形式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此次考察調研雖然日程短、行程緊,但內容豐富、務實高效。駐外干部們表示,在赴任前能夠有機會到基層考察調研,親眼看到雲南作為一個西部省份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到在對外文化交流工作中發揮自身優勢及特色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和國內文化發展的真實情況,啟發了思想,開拓了思路,增強了做好對外工作的信心,有助於在未來工作中知己知彼、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