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來源自:中國文化報 杭 文
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靈魂,也是困擾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近年來,為緩解文化企業人才制約,加快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人才發展環境,浙江省杭州市依托全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城市建設,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結合自身實際,創新工作舉措,完善工作機制,構建服務平台,加大保障力度,為全市文化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撐。
據統計,目前杭州市共有文化企事業單位44700家,其中,中小型文化企業達40323家,佔比高達90.2%,帶動全市就業人數40余萬。在小微文化企業中,先後涌現出了華策影視、順網科技等一批上市企業以及瑞德設計、先臨三維等一批新三板挂牌企業。
強化保障 注重人才工作引領性
小微文化企業人才培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工程,系統性強,涉及面廣,客觀上需要政府主導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杭州市通過一系列舉措,為全市小微文化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先是健全組織領導。小微文化企業人才培育工作涉及諸多部門與單位,客觀上需要條塊結合、合力推進。為此,杭州市建立了有效的例會機制、信息報送機制等,研究制定了文創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意見、專項行動計劃及項目。通過發揮各個職能部門間的聯動作用,從而使小微文化企業人才培養工作產生了“1+1>2”的綜合效應。
其次是出台專項政策。近年來,杭州出台了《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打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青年文藝家發現計劃》等政策文件,並每年安排市級財政4500萬元,用於重點實施“杭州文創企業家孵化工程”“杭州市教育培訓業優秀培訓師計劃”等項目,加大對小微文化企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支持力度。
再者是強化金融支持。近年來,杭州市委宣傳部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先後創新推出了滿隴桂雨文化創產業集合信貸產品、文創產業無形資產擔保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等金融產品,成立文創產業專業化支行——杭州銀行文創支行,兩年來,已為逾200家小微文化企業提供超20億元的貸款支持。
打造平台 注重人才工作針對性
文化產業內容豐富,門類較多。不同行業門類的小微文化企業人才,在創業平台、學習培訓等方面的需求也存在著較大差異性。為解決這一突出問題,杭州市有關部門積極整合各方資源,通過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業平台和學習載體,為小微文化企業人才培育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一是打造創業平台。依托杭州市級文創園區,著力提升各類人才平台和產業平台對創新創業人才的承載能力。積極推進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實驗區、國家廣告產業園等重點文化創意園區建設,進一步為青年創業者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和發展空間。目前,杭州市級文創園區集聚小微企業約4000家,就業人數達10萬余人。二是創辦學習載體。針對小微文化企業的不同特點與需求,堅持資源整合,深化“政、產、學、研”合作,搭建一批培訓平台,加大文創人才培育力度,如成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和“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後工作站”,舉辦“文創企業家孵化工程培訓班”“成長型文創企業高端培訓班”“復合型文創青年培訓班”等活動。
營造環境 注重人才工作社會性
為營造一個引得進、留得住的人才環境,杭州市努力加大服務配套投入,優化人文環境。
搭建交流平台。近年來,杭州推出了“創意力量大講堂”“西湖創意市集”“動漫﹒酷賣街”等一系列服務活動,作為“草根”創意人才、眾多才華橫溢的原創藝術家及設計師的交流平台和新銳街頭時尚的發源地,日益成為城市文化生活與吸引大眾參與文化消費的有益組成部分。
營造創新環境。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報紙、電視等媒體資源,大力宣傳“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理念和“鼓勵創新、勇於探索、崇尚成功、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文化。創新創業氛圍的營造,不斷提升從業者的工作成就感和價值認同感,有效激發小微文化企業人才的創新創造熱情。以大學生化業為例,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在1%左右,全世界學生的平均創業成功率是10%左右,而杭州大學生創業企業的成活率為28.6%,且在大學生創業企業中又有一半左右屬於小微文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