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產業發展司
產業發展司
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味三性”
發布時間:2017-02-13 15:00 來源: 編輯:產業發展司
信息來源: 2017-02-13
  來源於:廣西日報

  

  在我國,相對於傳統產業而言,文化產業是特殊產業,其產品更多的屬於情感消費類,而情感消費是需要打動人心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既要融合於傳統產業,又要有別於傳統產業﹔既有一般的產業屬性,又有其獨特的文化屬性,既創造經濟效益,也產生社會效益。由此,發展文化產業必須走“一味三性”的獨特發展之道。保住產業發展的“文化味”。文化產業是一個內涵和外延十分豐富的產業,必須保住其發展的“文化味”,才不會落入“商業化”的陷阱。“文化味”,主要體現在其文化的資源、要素、創意、產品、營銷和文化的互動諸方面。保住文化產業發展的“文化味”,就是要用文化思維去融合商業思維。發揮產業發展的“創意性”。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是創意,文化產業具有很強的民間屬性。民間是最具創意的文化沃土,隻有讓本屬於民間的回歸民間,本屬於市場的交給市場,文化和產業才有雙贏的發展。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義,發揮好“創意性”,一要引導文化產業與實體經濟產業的對接融合,二是引導文化產業與科技信息產業的對接融合。注重產業發展的“融合性”。文化產業的“融合性”體現在三大方面:一是跨要素融合,即以文化、科技、信息、創意、資本、市場、人才、品牌等產業要素,通過集聚創新形成的融合發展模式。二是跨行業融合,即通過行業間的功能互補和鏈條延伸,文化內容和創意設計向三次產業滲透,在共生相輔中逐步消解行業壁壘。三是跨平台融合,即文化產業展開多領域、跨平台的融合創新,以此削弱市場邊界和壁壘。突出產業人才的“集聚性”。文化產業是極具前景與活力的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其融文化、科技、創意為一體的特征決定了人才是決定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建設人才集聚區即是保持文化產業園區持續創新能力的前提。人才集聚成為確保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