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內容產業巨大潛力有待挖掘
發布時間:2017-03-13 16:28
來源:
編輯:產業發展司
信息來源: 2017-03-13
來源於:國際商報
在3月5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將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讓企業廣泛受益、群眾普遍受惠。這是“數字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互聯網發展、跨界融合與科技創新成為時代趨勢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已然成為國家經濟穩定增長的主要動力和推動產業創新、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在文化產業方面,以數字內容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已顯示出了誘人前景和巨大潛力。
記者了解到,我國數字內容產業十多年來一直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目前,“泛娛樂”等中國特色的數字內容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我國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內容生產、發行與消費市場之一。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絡游戲用戶3.91億,網絡文化用戶2.97億,網絡視頻用戶5.04億,網絡音樂用戶5.01億。騰訊、萬達、阿裡等企業不斷布局全球性內容生態,積累了豐富的商業經驗與資本實力,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性的數字內容企業。與此同時,我國數字內容產品正逐漸得到國際文化市場的認可。
不過,雖然我國數字內容產品在國際文化服務貿易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但相關專家指出,與歐美等文化發達國家將發展數字內容產業作為重要戰略,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話語權相比,我國在數字內容產業上的推動力度仍需加大,應給予其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市場培育。
更何況,數字內容產業當前正面臨著創新環境不佳、優質內容與優秀人才匱乏、國內外政策壓力等問題,制約了我國數字內容產業的發展。
對此,馬化騰在其議案中建議,重新定位數字內容產業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加強翻譯與運營人才培養,為我國數字內容的創作、創新營造適度寬鬆的政策環境,同時加強海外市場培育與維權。特別是政府應利用外交外事等資源,引導與幫助優秀民族企業“走出去”。通過投資並購、版權合作、聯合運營等方式推廣我國優秀數字內容作品,並持續強化內容的衍生開發以及市場的開拓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