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產業發展司
產業發展司
為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拓寬渠道
發布時間:2017-03-13 16:41 來源: 編輯:產業發展司
信息來源: 2017-03-13
  來源於:人民政協報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對於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推動優秀文化傳承和促進文化創新,在更加開放的國際環境中實現文化強國目標,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但從現實情況看,文化產業領域的投資明顯不足,特別是社會資本進入比重很低,制約了戰略目標實現進程,迫切需要擴大投資予以支撐。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校長王廣謙看來,擴大文化產業投資不失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和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手段。“文化產業是第三產業中最有活力的增長點之一,文化創意對相關產業的融合帶動效應亦很明顯。因此,擴大文化產業投資既是社會文明進步和建設文化強國的需要,又是拉動當前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以此為背景,王廣謙為促進文化產業投資提出了幾條思路。“首先,應拓寬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的渠道,推動文化產業領域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方式(PPP)的實施,提升社會資本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資源開發運營方面的參與度。” 王廣謙認為,應當適度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完善稅收、融資等政策,以此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王廣謙進一步建議,為鼓勵民營文化產業發展,在堅持出版權、播出權特許經營的前提下,適當降低特許經營的條件,引導電影、電視節目制作、動漫、游戲、文化休閑等文化產業領域投資。同時,應借鑒經濟改革的成功經驗,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另外,鼓勵社會資本對外投資文化產業,擴大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2016年,我國產業資本對外投資已經超過吸引外資。在資本‘走出去’的過程中,應對文化產業的投資給予更多的關注、鼓勵和引導。積極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境外文化企業的合作、並購以及文化產業的投資王廣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