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產業發展司
產業發展司
激蕩文化產業新活力
發布時間:2017-03-21 16:02 來源: 編輯:產業發展司
信息來源: 2017-03-21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培育文化產業。兩會期間,如何進一步激發文化產業的活力,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新業態不斷興起,短板依然存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指出在文化與互聯網融合之下,數字內容產業生態初步形成,廣泛輻射到電信、出版、通信、廣播電視、工業設計等眾多行業,已遠遠超出傳統文化產業的邊界,數字內容產業逐漸成為推動我國文化產業振興與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我國數字內容產業尚需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市場培育,同時也存在創新環境不佳、原創優質內容與高端優秀人才匱乏等問題。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認為文化產業與旅游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同時,互聯網和科技產業也在推動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深刻改造了傳統文化娛樂產業。此外,文化產業與金融的融合發展仍有巨大空間,多數文化企業規模較小,尚未形成強大的產業競爭力,文化企業的融資信息與金融服務之間難以實現快速對接,這些因素在給金融支持文化產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金融創新帶來機遇。融合創新供給,為文化產業注入“活水”馬化騰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內容產業等新興文化產業,為創作、創新營造適度寬鬆的政策環境。在內容監管方面,堅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榮”的原則,實施“底線監管”,激發大眾的創作熱情﹔在審批流程方面,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與行業自律、守信激勵等相關配套的工作機制﹔在創新方面,對電子競技、直播及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基於位置的服務(LBS)等新模式、新技術採取鼓勵的政策。呂建中認為推動文化產業融合創新,需要從幾個方向發力:第一,在文化創意產業的背景下,推動手工藝與民間藝術的傳承發展﹔傳統工藝要不斷創新,將產品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做到藝術化、生活化、市場化。第二,推動文創產業與旅游休閑、藝術品、時尚服務等特色經濟領域的融合發展。第三,推動文化產業與科技融合發展,實現從文化創意到制作、傳播、交易、消費等環節的創新,不斷增強文化消費需求,煥發傳統文化新活力。開拓合作共贏,架起文化溝通之橋馬化騰指出我國企業應加強與國外優秀企業的交流合作,通過投資並購、版權合作、聯合運營等多種方式,推廣我國優秀數字內容作品,並持續強化內容的衍生開發,以及市場的開拓培育。需要注意的是,應加強維權意識,搭建海外維權服務平台,建立專項維權補貼制度,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寬企業海外維權渠道。呂建中認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探索互聯網金融與文化產業結合的新途徑,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文化領域,加強公共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推進文化業態創新,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推動文化企業兼並重組﹔加強文化產業共性、關鍵和核心技術研發應用,提升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完整的文化產業鏈條。另外,我國文化產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要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創新合作模式,架起文化溝通之橋。來源於: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