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藝術司
藝術司
全國政協常委葉小綱:走,去貧困地區“送校歌”
發布時間:2011-03-29 15:29 來源: 編輯:藝術司
信息來源: 2011-03-29
  “走,去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送校歌’去。”全國政協常委、著名作曲家葉小綱今年兩會期間再發呼吁。

  一年之前,也是兩會期間,這位滿懷理想主義情懷的文藝界委員提出倡議,號召廣大作曲家和有識之士,為全國,特別是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廣大中小學校寫校歌,讓每一個貧困偏遠地區的孩子都能夠唱上自己的校歌,享受到音樂藝術洒下的陽光。

  “文化化人,藝術養心,美育教育實在很重要。它能夠幫助青少年開拓想象力,有助於他們完善人格的養成,對於提升國民素質意義重大。”作為一名具有世界影響的作曲家,葉小綱的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過普通人的生活,特別是出任全國政協委員之後,他關注的領域更廣,思考的問題更多。

  “都說中國缺少創新型人才,不能回答‘錢學森之問’,其實這跟美育的缺失有很大的關系。” 葉小綱委員在創作採風以及調研工作中發現,現在我們的藝術教育、美育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已經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從音樂普及教育的層面來講,經濟發達地區和相對落後地區的教育資源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發展十分不均衡。在甘肅與基層音樂教師交流時,一位來自甘南藏區一所學校的音樂教師,把自己的工作概括為一個人、一張嘴、一本書。這所學校共有900多名學生,卻隻有他一位音樂老師,除了教音樂,他還兼任美術、體育等課程。學生沒有音樂教材,隻有老師有一本教材,全靠他一張嘴來教。“缺少教育經費,缺少教學設備,缺少藝術師資,這是經濟相對落後的西部地區、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的問題。”

  專業藝術教育領域同樣存在問題。葉小綱委員曾經專門做過調查,一個藝考生備考5個月期間,竟然需要花費數萬元。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使得許多來自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和廣大農村家庭的考生無力承擔。

  有人認為,貧困地區當前最為迫切的任務是要普及普通義務教育,藝術教育的普及,應該是下一步的目標。葉小綱不同意這樣的看法,認為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美育教育與普通教育一樣重要。要讓音樂屬於每一個人。”

  2010年,政協常委葉小綱有了“送校歌”的想法。兩會期間,他的這個想法,還得到了甘肅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長郝遠的認同與支持。兩人商定,送校歌計劃從甘肅開始做起。

  除了在全國兩會上呼吁之外,擔任中央音樂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節藝術總監的他,還確定了讓音樂節由注重高端、注重學術向既關注學術,又走向大眾的理念轉型。而作為音樂節的重要板塊,“送校歌計劃”終於將葉小綱的理想變成了現實。他要利用音樂節的平台,利用向西部地區、貧困地區中小學校送校歌的計劃,團結和吸引盡可能多的文化志願者,為藝術普及、美育教育盡到自己的心力。

  2010年的4月23日,送校歌計劃在甘肅定西的臨洮縣二中舉行。送出的校歌,是由熱心於音樂普及教育的作曲家和志願者譜寫,並從幾十首備選作品中選出的。送校歌的團隊,則由葉小綱委員帶隊,成員則包括著名指揮家胡詠言以及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書記陳誼等。

  看著孩子們演唱校歌時的表情,葉小綱能夠感受到西部地區、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對藝術有著同樣的渴望,能夠感受到音樂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樂。這讓葉小綱確認,送校歌這件事是做對了。

  在甘肅之後,他又派學生去了雲南、廣西等地調研接洽,為今年的“送校歌計劃”做好准備。

  送校歌不僅讓西部地區、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受益,同時也拓寬了作為“象牙塔”的中央音樂學院的功能。而在送校歌的過程中,葉委員對藝術教育、美育教育的現狀與困難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促使他在調研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思考。

  “藝術普及,特別是西部地區、貧困地區的藝術普及,很大的一個瓶頸就是缺少師資。而每年,從各大高校畢業的藝術類學生盡管面臨很大的就業壓力,卻很少有進入普通中小學校從事藝術普及工作的。這讓我們反思,現在的許多高校,在培養藝術類人才時,自身的定位是否適應社會的需求。藝術事業的發展需要高精尖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普及性人才。把辦學的目標都定位在培養高精尖人才上,即使教學資源、教學經驗不能滿足教學要求,也要這麼干,藝術人才培養的結構肯定會錯位。因此,建議高等院校在設定目標時,一定要結合實際,針對需求。有關部門也要加強宏觀調控,提高人才培養的有效性。”

  當然,藝術類大學畢業生不願意進入中小學校做普及工作,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待遇、職業前景等等。葉小綱建議有關部門,包括教育、文化、財政、民政部門等,將相關資源向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傾斜,在制度安排上提升中小學校藝術普及工作的吸引力,以爭取更多的大學生能夠加入到這項影響深遠的工作中。同時西部地區、貧困地區,也可以積極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摸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藝術普及之路。

  “送校歌隻是起了個頭。事實上,推動藝術教育、美育教育的均衡發展是一件特別大的事,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來共同努力,甚至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推動。希望大家都來重視並推動這項工作。”葉小綱委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