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藝術司
藝術司
於方寸舞台 書時代精神——2011年全國現代戲優秀劇目展演獻禮建黨90周年
發布時間:2011-06-30 11:03 來源: 編輯:藝術司
信息來源: 2011-06-30

  豫劇《鍘刀下的紅梅》、話劇《生命檔案》、秦腔《西京故事》、呂劇《百姓書記》、話劇《大川之靈》……6月25日至7月26日,2011年全國現代戲優秀劇目展演將在京舉行。27台參演劇目主題鮮明、題材廣泛、視野寬闊,藝術形式豐富多彩,涵蓋了話劇、京劇、舞劇、地方戲等多個藝術品種。這些作品關注現實生活,弘揚時代精神,運用多種藝術形式,宣傳了黨的光輝歷史和不朽功績,反映了普通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塑造了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和站在時代前列的新人形象,在題材開拓、人物塑造以及藝術表達上均有新的突破。可以說,是“於方寸舞台上書寫時代精神與民族特色”。

  “這次展演是文化部進一步落實胡錦濤總書記7﹒23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對藝術創作生產的引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慶祝建黨9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展演將立足體現民族特色、時代精神,大力唱響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旋律。”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董偉說。

  現實題材劇目創作歷來是藝術創作的難點和關鍵。近年來,在文化部和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現實題材劇目創作取得了長足進展。此次展演得到了全國各地文化廳局、藝術院團和部隊文藝團體的積極響應,紛紛組織藝術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創作演出了一批現實題材優秀藝術作品。在各藝術院團踴躍報名、各地文化廳局積極推薦的基礎上,文化部藝術司組織專家對90台參評作品進行了認真遴選,最終確定27台優秀劇目參加展演。

  27台參演劇目中,有地方戲20台、話劇4台、京劇2台、舞劇1台。參演的藝術院團中,有國家藝術院團1個,地方國有藝術院團22個,部隊藝術院團1個,民營院團3個。一批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獲得文華獎等獎項的優秀作品,如豫劇《鍘刀下的紅梅》、話劇《生命檔案》、粵劇《刑場上的婚禮》、湘劇《李貞回鄉》、滑稽戲《顧家姆媽》、評劇《宰相胡同》、隴劇《苦樂村官》、花燈戲《梭羅寨》等將參加展演﹔一些新近創作的劇目如秦腔《西京故事》、話劇《小平您好》、呂劇《百姓書記》、話劇《大川之靈》、評劇《咱們村裡的新鮮事兒》等,貼近生活,關注民生,題材新穎,情感真實,具有很好的藝術潛質,在眾多參評劇目中脫穎而出,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此外,為體現對基層藝術院團和民營藝術院團的積極扶持,河北大廠評劇歌舞團、河南小皇後豫劇團、江蘇無錫市大阿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京評戲曲劇團也將參加此次展演。

  董偉介紹說,這次參加展演的劇目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歌頌優秀共產黨人的劇目。如根據解放軍檔案館原館員、全國檔案戰線時代楷模劉義權先進事跡改編的話劇《生命檔案》,根據山東省壽光縣原縣委書記王伯祥帶領壽光人民致富事跡改編的呂劇《百姓書記》,以河南省濮陽縣西辛庄黨支部書記李連成為原型、以“三農”問題為切入點的豫劇《村官李天成》等﹔第二類是革命歷史題材劇目,如京劇《江姐》、豫劇《鍘刀下的紅梅》、粵劇《刑場上的婚禮》、湘劇《李貞回鄉》和舞劇《紅軍花》等。第三類是反映改革開放和現實生活的劇目,包括評劇《馬本倉當官記》、《咱們村的新鮮事》,秦腔《西京故事》、《秦腔》,甬劇《寧波大哥》,二人台《花落花開》,滑稽戲《顧家姆媽》,河北梆子《日頭日頭照山鄉》等。這些劇目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運用多種藝術形式,弘揚了主旋律,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

  “為了推出更多優秀劇目,我們主動組織專家下到基層,在一度創作和二度創作中及時發現好的劇目,幫助有基礎、有潛力的劇目進行加工、修改和提高,力爭多出好戲。”董偉說。為讓更多觀眾走進劇場觀看這些優秀的現代戲,這次展演還實行低票價,50元以下的演出票將佔到50%,同時還將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等特殊群體安排專場公益演出。

  現實題材作品因為貼近群眾生活,更容易引起觀眾共鳴,更能發揮主流價值引導的功能。這次展演,既是對當前現實題材藝術創作的大檢閱,也是對今後藝術創作的大促進。董偉表示,文化部希望通過此次展演,切實加強對文藝作品創作生產的引導,進一步推動現實題材藝術創作的繁榮,引導文藝創作堅持“三貼近”,不斷豐富和創新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增強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文化部將繼續對現實題材劇目創作予以重點關注、指導、扶持,加大經費投入和演出補貼,加強創作指導和宣傳推廣,並在文藝評獎、藝術展演、政府採購中予以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