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歌劇《紅河谷》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與歌唱家殷秀梅、電影導演馮小寧聯合創意。作為該劇的策劃人之一,殷秀梅的歌劇情結正是始於中國歌劇舞劇院——30年前,施光南與中國歌劇舞劇院合作創作了歌劇《傷逝》,女主角子君就是由殷秀梅扮演的。馮小寧將《紅河谷》的劇本以零版權交給中國歌劇舞劇院使用,並參與到前期改編劇本的討論中來,推動了《紅河谷》在歌劇舞台上的誕生。
歌劇《紅河谷》匯聚了許多人的力量: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衛東擔任作曲,陳蔚擔任總導演,姜金一擔任指揮,殷秀梅、魏鬆、於爽、金鄭健、陳小朵、張新華等歌唱家擔任主要角色,舞美設計劉科棟、燈光設計邢辛、服裝設計彭丁煌也強力加盟,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舞劇團、交響樂團近200名演員聯合演出……
每個人對該劇的熱愛與投入令人深深感動。孟衛東此番臨危受命,於4月前接受了《紅河谷》的創作任務,為此,他推掉了金鐘獎評委等多項邀請,通宵達旦地潛心創作。對威爾第、普契尼等名家作品的熟悉,加上自己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及多次進藏採風的感悟,讓孟衛東寫出了一部既不照搬西洋歌劇套路、也不拘泥經典民族歌劇樣式的創新化大歌劇音樂,西藏的聖潔、雪山的巍峨透過旋律直擊人心﹔“要讓這部劇成為舞台上站得住、唱得響、留得住的作品。”為了這個目標,曾執導過幾十部中外歌劇的陳蔚對《紅河谷》精心打磨,從劇情的鋪陳到演員的眼神無不反復推敲﹔指揮姜金一天天到場排演,投入地詮釋音樂,他表示,看到該劇本時,一種激情就油然而生﹔上海歌劇院副院長、男高音歌唱家魏鬆也表達了對該劇的贊美:“通宵讀完腳本和鋼琴譜後,我非常激動,馬上給姜指揮發短信,表示這部作品從旋律到劇本、合唱都非常好!”
據了解,《紅河谷》劇組的百余名演員每天要進行10個小時的無間斷排練,形體、唱功、台詞、表演每個環節都不懈怠。“這樣認真執著的團隊非常難得,有這樣強的班子,該劇一定可以獲得成功。”殷秀梅感慨地說。
《紅河谷》以20世紀初的西藏為背景,講述了英國侵略者進犯西藏時,漢藏兒女生死相依的愛情故事和抵御外侮、並肩抗戰的英雄傳奇。相比電影,歌劇《紅河谷》充分運用演唱、表演、舞蹈、民俗儀式場面、多媒體影像等多種藝術手段,激烈的戲劇沖突、大氣磅礡的音樂制作、細致精美的舞台呈現,以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民族融合中流露的真情,會帶給觀眾更直接的心靈沖擊和震撼。
“這部戲的魂就是‘東方和西方’‘融合與沖突’,最重要的主題必然是那朵東西方兩大文明激烈沖突下綻放的人性之花。”陳蔚這樣說道。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李小祥也表示:“該劇告訴人們,絕不能用武力將自己的文明強加給別人,否則那將是東西方共同的災難,唯有和平共處、相互理解才能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多年來,中國歌劇舞劇院先後排演了《白毛女》、《原野》等近百部著名歌劇和舞劇,並多次到世界各地演出,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推動我國與各國人民間的友誼做出了貢獻。據李小祥介紹,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西藏解放60周年之際獻給祖國的一份厚禮,中國歌劇舞劇院力圖將《紅河谷》打造成一部既具有政治思想性、又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的舞台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