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劉修兵 王連文 宋佳烜
全國兩會的女代表、女委員,每年的“三八”婦女節都是在兩會會場度過的。近日,3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女代表、女委員說,在履職一線歡度自己的節日,感覺別有意義。
朱海燕代表:感受文化“升溫”過程
朱海燕是安徽省話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作為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覺得這10年來文化話題在兩會上正被越來越多地談到,“近年來,特別是十七屆六中全會以來,文化建設掀起新的高潮,各級政府對文化工作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
10年來,朱海燕積極參政議政,履行代表職責。“因為我是全國人大代表,國有院團轉制期間很多干部職工找到我,反映各種各樣的問題。我一方面給他們做解釋說明工作,同時也把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向上反映,推動改制工作順利進行。”朱海燕說,不僅在轉企改制過程中,平時也有很多人找到她反映問題。
“醫療的、工傷的,隻要情況屬實,我都會積極替他們去呼吁,去反映,爭取能夠給他們解決困難,盡到一個人大代表的責任。”朱海燕說,“有一年我提交了一份呼吁兒童劇走進學校的建議,很快就有學校找上門來,請我們去演出。”
朱海燕非常關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今年的兩會上,她提交了《關於加強誠信教育的建議》。她認為:“兒童劇在這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潛移默化的藝術形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沈鐵梅代表:重新思考文化工作
知性干練,是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川劇院院長沈鐵梅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我今年提交了加強文物保護的建議,提出成立由專家、學者、志願者組成的監督機構,對違法破壞文物行為進行監督。”作為連續10年參加全國兩會的文藝院團老代表,她為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大聲疾呼。
“敢於直面矛盾”是沈鐵梅的個人定位。10年來,在每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她都在充分調研、悉心研究的基礎上拿出提案、提出建議,為保護和傳承地方劇種鏗鏘建言。“這些年,我不僅提了大量文化領域的提案和建議,還曾提出過關於加強海岸線管理、傳統節日設立假期的提案和建議,讓人高興的是,已經推動相關部門出台了政策、拿出了舉措。”沈鐵梅自豪地說。
沈鐵梅坦言,10年來,在充分履行委員和代表職責的同時,個人對全國兩會這一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特別是在與來自全國各條戰線優秀人士的廣泛接觸中,個人越來越成熟。“譬如在與經濟金融界人士接觸交流過程中,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分析視角,反過來再重新思考文化工作……”
楊佳委員:人人享有平等文化權利
3月7日,在北京鐵道大廈二層多功能廳的媒體見面會上,記者第一次見到了楊佳委員,文雅的氣質、溫暖的微笑,金絲邊眼鏡後面是平靜而淡然的雙眼。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記者很難將面前的她同“盲人”二字聯系在一起。
29歲時一場眼疾無情地奪去了楊佳的雙目視力。失明後的楊佳沒有被擊倒,37歲考入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攻讀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一年後成為哈佛大學建校300多年來第一位獲得MPA學位的外國盲人學生。
媒體採訪活動上,楊佳第一個回答了本報記者提出的問題:如何能讓更多的殘疾人朋友參與到文化生活中來?她強調了一個詞——平等。“每個人都享有文化生活的權利,文化活動、產品在最初設計、企劃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殘疾人這一特殊人群。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的時候,應該更加周全。今年,我不僅再次提出央視春晚的字幕問題,希望能夠早日得到解決和落實,還提出了關於在全國郵政系統推廣使用‘盲人讀物專用郵包’的建議。”
在楊佳的思想中,殘疾人同普通人並沒有太多不同。她表示,希望通過科技助殘,擴大殘疾人的發展空間,讓他們能夠參與到更多的文化生活中去。
上一篇: 文化強國的終極目標是社會文明 |
下一篇: 從藝需天分 藝考非捷徑——代表、委員談藝考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