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藝術司
藝術司
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獲獎作品《寶貝兒》赴西藏演出
發布時間:2013-06-05 09:3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3-06-05

   

  演出結束後,藏族孩子們向演員獻上潔白的哈達。 

  

  中國文化報記者李珊珊攝影報道: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文化部第二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獲獎作品《寶貝兒》走進雪域高原——西藏拉薩,為藏區的少年兒童送去了節日的祝福。

  兒童劇《寶貝兒》是山東省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打造的眾多優秀劇目中的代表作。該劇講述了以丁放為首的一群小伙伴通過將自己的小狗“寶貝兒”訓練成導盲犬,幫助盲人梁爺爺走出孤獨的感人故事。《寶貝兒》自1997年開始創作演出,幾易其稿,精心打造,曾榮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劇作獎、文華大獎、文華導演獎、文華舞台美術獎,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等獎項。2012年底,該劇又被評為文化部第二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幾乎囊括了所有國家級專業藝術獎項。

  在本次文化部第二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獲獎作品全國巡演中,《寶貝兒》是唯一一台赴西藏演出的劇目。劇組一行26人於5月29日起程,先從濟南坐火車到西安,然後乘飛機於5月30日下午抵達拉薩。顧不上兩天的路途辛苦和強烈的高原反應,演職人員很快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看場地、運道具、搭舞台……不管是主演還是場務工作人員,大家齊動手,精心准備著這份給藏區孩子的節日禮物。主演祖綺穎的父親多年來高位截癱,母親又剛剛做完手術,劇院本來沒有安排她參加這次演出,但考慮到進藏演出時演員很容易身體不適,為保證順利演出,她主動配合劇院A、B角的進藏演出安排,毅然加入了演出隊。

  5月31日上午,1200多名藏區中小學生迎來了他們期盼已久的《寶貝兒》。在拉薩市第四中學的操場上,孩子們早早地搬著板凳前來等待。“平時我隻在電視裡看過動畫片,這種現場演的兒童劇是第一次看到,好看極了!”14歲的藏族小姑娘央金卓瑪興奮不已。她還和同學們准備了潔白的哈達,打算在演出結束後獻給參與演出的叔叔阿姨。

  當天下午,演出隊又馬不停蹄地來到拉薩市第五中學演出。為了讓更多的藏區孩子看到兒童劇,在接下來的一周內,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奔赴山南地區和拉薩周邊縣市演出。“這次進藏演出,我們盡可能地送戲到學校,這樣方便孩子們觀看。原本一個半小時的戲,現在被壓縮成1小時15分鐘和1小時的兩個版本,以適應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欣賞習慣。”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院長丁小秋說。這位曾被評為全國勞模的院團負責人帶領《寶貝兒》,在16年時間裡演出超過2300場,足跡遍及全國。而這輪全國巡演也早在今年3月就已開始,計劃至6月底演出200余場。“戲劇不能評個獎就束之高閣,要廣泛地演出,常年活躍在觀眾身邊。我想這也是文化部開展優秀保留劇目大獎評選和巡演的意義所在。希望我們院團排演好戲、常演好戲、打造精品。”丁小秋說。

  此次演出得到了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在幾天的演出裡,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張治中帶領廳裡的工作人員一直服務在演出一線。他們說,這幾年,西藏的舞台藝術空前繁榮,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也越來越旺盛,除了本地區的藏戲、民族歌舞演出外,天性愛好藝術的西藏觀眾也非常希望看到更多來自區外的優秀舞台藝術作品。

  文化部第二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評選和巡演活動,是文化部改革和完善文藝評獎的一次全新嘗試,也是促進我國舞台藝術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2012年12月結束評獎工作後,20台獲獎劇目的全國巡演活動便緊鑼密鼓地展開。巡演時間為今年4月至7月,巡演范圍遍及全國,尤其鼓勵院團到西部、到少數民族地區、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