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張妮:“最大的感覺是有新意、有感動。”前來觀看群星獎音樂門類作品決賽的劉先生如是說。入圍“十藝節”群星獎決賽的音樂門類作品共109個(含37個合唱團),其中合唱團決賽已於今年8月26日至29日在廣東省中山市舉行,此次72個音樂作品於10月16日至17日在山東泰安進行角逐。參加決賽的作品來自全國各地,涵蓋器樂演奏、獨唱、小組唱、原生態無伴奏表演唱等多種形式,內容涉及鄉土鄉情、城市生活、歷史故事、部隊生活等方面。
“《石韻﹒泰山》這部作品很有創意,石頭竟然也能作樂器,並且還能奏出這麼好聽、多變的音樂。”劉先生說。據《石韻﹒泰山》主演、泰安市藝術館館長齊新東介紹,以泰山石奏樂的靈感源於遠古泰山先民祭祀時“擊石為樂”的習俗,這部作品使用了石鼓、石塊、石條等20多種自制的石樂器,既凸顯了地方特色,也展示了較好的視聽效果。
此次決賽中,反映人們內心訴求且富有時代感的作品備受觀眾喜愛。北京軍區軍人演唱的《到》,以鏗鏘有力的聲音配以剛勁整齊的動作,一個個堅定的眼神、一聲聲真誠的“到”告訴人們,哪裡有危險他們在哪兒,哪裡有需要他們在哪兒﹔謳歌默默無聞為上海城市建設作出貢獻的建筑工人的作品《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旋律朗朗上口,歌詞質朴感人,博得了現場觀眾的叫好聲和熱烈掌聲。“遠望千家萬戶團聚的燈火,想起了離家的時候村口那牽挂的目光……”聽完這句歌詞,一位女觀眾甚至扶起眼鏡抹了抹眼淚,她告訴記者,這部作品讓她想起了常年在外地打工的兒子。
上一篇: 群星獎曲藝決賽觀眾受益頗深 |
下一篇: “群星”參與,舞出群眾文化新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