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十藝節”開幕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劇目在齊魯大地火熱上演。和以前相比,劇場文明有了顯著提高,比如在劇場裡看演出時“嗑瓜子,吃涼皮”的現象基本絕跡,偶爾有個接打手機的,也會趕緊挂掉。
“十藝節”匯聚了眾多經典戲曲劇目,很多家長借機帶孩子來劇場熏陶,希望提高孩子的戲曲修養。讓小朋友進劇場看戲,體現了組織者和劇場方面的寬容大度。然而,筆者看到,在一場近代歷史劇的演出過程中,一位母親不斷地給孩子講解辛亥革命前的故事,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儼然在上一堂近代歷史課。殊不知,這種對於孩子求知欲的滿足,卻影響了他人的觀戲體驗。
精彩的唱段或表演後,報以熱烈的掌聲是對演員的一種鼓勵,但是在不恰當的時候鼓掌甚至吹口哨,就顯得不文明了。掌聲是一種鼓勵的方式,在不恰當的時候響起掌聲,很可能會打亂舞台上演員的節奏,影響剛剛調動起來的情緒。
本屆藝術節期間,在演員謝幕時,一些觀眾起身離席出場的情況也有發生。也許晚一些出門會擁擠,也許晚出門後不好乘車離開,但演員謝幕是整台演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演員對於觀眾表達謝意的禮儀,我們不應該用離去的背影去反饋。
在高水准的藝術舞台上,劇場文明也應該高標准要求,不能僅滿足於沒有閃光燈,沒有接打手機,沒有孩子哭鬧,沒有瓜果梨桃,而應更多地要求和引導觀眾會看戲,有理解,懂尊重。在觀眾和演員相互尊重的舞台上,劇場文明和絢麗的藝術將會一同綻放光彩。
上一篇: 大眾評審:群星獎評選反映群眾喜好 |
下一篇: “美”在“十藝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