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辦藝函[2015]167號
文化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中華優秀傳統藝術
傳承發展計劃”戲曲專項扶持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廣播電視局,總政治部宣傳部藝術局,中國國家京劇院: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戲曲繁榮發展,2015年,文化部整合京劇、昆曲和地方戲曲保護財政資金,實施“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戲曲專項扶持工作,將此前開展的“國家重點京劇院團保護和扶持規劃”、“國家昆曲藝術搶救、保護與扶持工程”、“地方戲曲劇種保護與扶持計劃”等納入“計劃”統一實施。現將戲曲專項扶持主要內容和申報事項通知如下。
一、京劇類主要項目及申報事項
1.“名家傳戲——當代京劇名家收徒傳藝”工程
京劇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獨特的藝術魅力,人才培養是推動京劇振興的基礎。2012年起,文化部啟動了“名家傳戲——當代昆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首度在國家級層面建立了昆曲藝術人才傳承創新機制,取得了良好效果。2015年,文化部借鑒“昆曲名家傳戲”的成功經驗,試點開展“名家傳戲——當代京劇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將在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遴選40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採用“一帶一”的形式,每位藝術家向一名學生傳授2出經典折子戲。
其中,國家京劇院可申報7名藝術家,其余10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可申報本團3名藝術家(在職或離退休均可),藝術家所收學生不限於本單位。武生行當藝術家可優先申報。藝術家名單由文化部藝術司組織專家論證、遴選和公示後確定。授課工作須於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並錄制匯報演出光盤。文化部將給予藝術家授課和學生排練一定的資助費用。
申報須填寫《“名家傳戲——當代京劇名家收徒傳藝”工程項目申報表》(附件1)。
2.“送京劇進課堂”光盤錄制項目
鼓勵京劇藝術表演團體與中小學校結對子,在中小學生中廣泛培養京劇愛好者,增強學生熱愛、繼承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意識。為充分發揮京劇院團名家名戲的資源優勢,2015年計劃以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為主,制作一套(11張)以名家名段賞析、名家教唱京劇名段等內容為主的多媒體光盤,將京劇賞析和優秀京劇唱段送進課堂,使學生耳熟能詳、開口能唱,在全國中小學校中普及和推廣京劇藝術。
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可根據本院團實際情況進行光盤錄制工作的申報。文化部藝術司將組織專家對各院團光盤錄制內容進行審定和制作指導,並對每個院團給予一定經費補貼,不足部分由各京劇院團自籌。光盤應按方案策劃、制作腳本、材料准備、樣片制作並報審、素材拍攝、後期制作、成品包裝等流程進行制作,時長為90-100分鐘,高清格式。錄制工作須於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文化部將組織專家驗收後開展相關贈送活動。
申報須填寫《“送京劇進課堂”光盤錄制項目申報表》(附件2)。
3.對優秀京劇劇目演出進行補貼
2014年11月,在第七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文化部組織專家開展“一劇一評”,對25台參演劇目提出了修改意見。為鼓勵院團邊演邊改,力爭打造精品劇目,不斷接受專家和觀眾檢驗,2015年,計劃以第七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展演劇目為主,在全國范圍內遴選30台優秀京劇劇目,對其在2015年度開展的公益性演出給予一定補貼。公益性演出分為純公益性演出和低票價演出,純公益性演出為針對老少邊窮地區和特殊群體的慰問性演出、京劇“進校園”和京劇院團為了特定公益目的,結合自身業務建設自主開展的慰問演出,不對外售票,免費提供﹔低票價演出要求100元以下的票不低於整場可售票數量的50%,最高票價不超過500元。演出含本省演出及赴外省演出。每個申報主體限報1台劇目,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開展推廣傳播的京劇劇目不在申報之列。文化部藝術司將組織專家對各單位申報的劇目及演出情況進行評審、公示後撥付演出補貼經費。
申報須填寫《“2015年京劇優秀劇目演出補助”項目申報表》(附件3),隨表附劇目光盤、劇本、節目單各1份。
上述項目1和項目2的申報主體為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項目3的申報主體為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及17個省級重點京劇院團,無國家級、省級重點京劇院團的地區和部門,可由省級文化行政部門推薦1家省級京劇院團參加申報。
二、昆曲類主要項目及申報事項
昆曲類項目的申報主體為全國7家昆曲院團。
1.“名家傳戲——當代昆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
2015年,文化部將繼續實施“名家傳戲——當代昆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在全國7家昆曲院團中遴選12名昆曲表演藝術家(在職或離退休均可),採用“一帶二”的方式,每人向2名學生傳授2出經典折子戲。前兩屆已參與或未參與“名家傳戲”工程的藝術家均可申報,所收學生不限於本單位。藝術家名單由文化部藝術司組織專家論證、遴選、公示後確定。文化部將給予藝術家授課和學生排練一定的資助費用。授課工作須於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並錄制匯報演出光盤。
申報須填寫《“名家傳戲——當代昆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項目申報表》(附件4)。
2.昆曲傳統折子戲錄制
2015至2016年,全國7家昆曲院團要整理和錄制100出傳統折子戲,每家昆曲院團限報20出。文化部將對折子戲錄制給予一定經費補貼。錄制工作須於2016年3月31日前完成,由各團將錄制成果提交中國昆曲博物館驗收並宣傳推廣。如到期未能完成,文化部將收回該單位下一年度扶持資金。
申報須填寫《“昆曲傳統折子戲錄制”項目申報表》(附件5)。
三、地方戲曲類主要項目及申報事項
地方戲曲類項目的申報主體為39個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
1.“名家傳戲——當代地方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
2015年,文化部試點開展“名家傳戲——當代地方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將在39個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中遴選出114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採用“一帶二”的形式,每位藝術家向2名學生傳授2出折子戲。擬傳授的折子戲須為能代表藝術家表演水准、對本劇種具有重要傳承意義的經典折子戲。
每個申報主體可申報本單位3名戲曲表演藝術家(在職或離退休均可),藝術家所收學生不限於本單位。藝術家名單由文化部藝術司組織專家論證、遴選、公示後確定。授課工作須於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並錄制匯報演出光盤。文化部將給予藝術家授課和學生排練一定的資助費用。
申報須填寫《“名家傳戲——當代地方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項目申報表》(附件6)。
2.扶持地方戲曲劇種文獻、資料數字化影像化保存
鼓勵各地通過數字化等科技手段,加大對現存的地方戲曲文獻、資料及老一輩戲曲藝術家舞台影音錄像的保護力度。2015年將首批資助10個地方戲曲劇種文獻、資料等的數字化影像化保存。該項工作須於2016年3月31日前完成。各地申報的項目經專家論證、遴選、公示後確定,文化部將給予一定經費資助。數字化影像化保存的成果由文化部驗收。
申報須填寫《“地方戲曲劇種文獻、資料數字化影像化保存”項目申報表》(附件7)。
四、實施“三個一批”優秀戲曲劇本扶持計劃
文化部高度重視“一度創作”,將採取“三個一批”辦法建立優秀戲曲劇本共享機制。一是征集新創一批。面向社會征集一批體現“中國夢”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優秀戲劇劇本,無償提供給符合條件的戲劇表演團體排練演出。二是整理改編一批。選定一批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優秀傳統保留劇目,組織編劇進行整理改編,對其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進行挖掘,賦予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整理改編劇本將由文化部推薦給戲曲院團演出。三是買斷移植一批。面向戲曲藝術表演團體購買一批已經上演、取得良好社會反響、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戲曲作品劇本使用權,無償提供給基層(地、市以下)地方戲曲藝術表演團體使用,解決基層院團創作劇本困難的問題。
文化部將對“三個一批”劇本所涉及到的個人或單位支付一定稿費或版權費。文化部藝術司將發布通知,對具體申報事項作出安排。
五、申報說明
上述所有申報材料由省級文化行政部門蓋章後,統一向文化部藝術司報送。申報截止日期為2015年6月10日,逾期不報視為自動放棄(請使用郵政快遞EMS)。
六、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陽門北大街10號
郵編:100020
聯系人:文化部藝術司戲劇曲藝處 陳珺
聯系電話:010-59881766 傳真:010-59881773
電子郵箱:xjqyc2012@163.com
本通知及附件可在文化部政府網站(www.mcprc.gov.cn)藝術司子站查詢、下載。
特此通知。
附件:1.“名家傳戲——當代京劇名家收徒傳藝”工程項目申報表
文化部辦公廳
201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