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262期
發布時間:2014-05-08 19:13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4-05-08

改革發展動態

 

第262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5月8

※要聞摘報※

蔡武:大力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

   56日,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蔡武來渝調研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情況和意見。蔡武在會上表示,加快推動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標准化、均等化,加快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重要改革任務。當前,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最艱巨的任務就在貧困地區,對此大家要充分認識加快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下一步工作中,要把標准化作為推動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要繼續實施重大文化項目,推動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堅持創新機制,著眼解決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長遠發展問題。(來源:《重慶日報》57日訊)

※部委動態※

文化部提出建設“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構想

文化部提出以文化先行方式建設“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項重要內容加以打造,通過文化經貿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圍繞建設“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構想,文化部文化產業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將舉辦專題研討,以加快研究推進這一戰略構想總體設計和框架方案的制定。據悉,這一構想將從定期舉辦“高峰論壇”、大力發展對外文化貿易、文化產業融合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深度結合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支持政策等五方面展開。(來源:新華網57日訊)

※演企視窗※

河北原創校園劇武漢旗開得勝

56日,河北省話劇院原創校園劇《我們的D大調卡農》在武漢市中等職業藝術學校首演,師生們反響熱烈。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河北省話兒童劇團連續第三次中標武漢“小時候﹒雙百場兒童劇進校園”活動,該劇將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在武漢的中學校園連演50場。2013年,河北省話兒童劇團原創優秀劇目《“下次開船”港》和《穿靴子的貓》分別參加武漢“小時候﹒雙百場兒童劇進校園”活動第一、二季競爭性談判,在與全國7家實力強勁的對手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武漢成功進行了63場演出,受到主辦方的認可和師生的好評。(來源:《燕趙晚報》57日訊)

※改革聚焦※

安徽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合肥召開

56日,安徽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合肥召開。會議傳達貫徹中央和省委有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指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立足全面深化改革總體布局、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要求、加快推進文化強省進程,不斷提升思想認識,全面准確有序地推進改革。會上向全省重點扶持的10個文化改革發展示范企業、11個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民營文化企業100強代表授牌。合肥市、蚌埠市和安徽出版集團作交流發言。與會代表還參觀了省直、合肥市重點文化企業項目及“安徽好人館”。(來源:《安徽日報》57日訊)

※市場動態※

IPO重啟在即 9家新聞出版企業擬上市

中國證監會網站近20天來陸續公布了約300家擬上市企業名單。截至57日,共有9家新聞出版企業預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其中4家為出版傳媒企業,5家為印刷包裝企業。這9家企業中,上海海順、廣東壯麗彩印、蘇州華源包裝、西安環球印務4家擬在深交所上市,其余5家擬在上交所上市。業界人士認為,IPO(首次公開募股)重啟在即,擬上市的新聞出版企業井噴,可見開閘對於未上市、欲上市的企業而言,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58日訊)

※地方動態※

山西省文化廳與國有企業開展務實合作提升文化軟實力

近日,山西省文化廳、山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省文化旅游產業投資促進會啟動戰略務實合作。山西省文化廳發揮政府職能部門頂層設計、政策研究、平台搭建、項目引導等優勢,山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揮資金投資和產業發展優勢,山西省文化旅游產業投資促進會發揮社會組織的橋梁紐帶優勢,三力融合,互促互動,共同推進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發展。據悉,三方合作內容包括以山西文化保稅區等平台為基礎,搭建開放式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省內外企業投資山西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等。(來源:山西省文化廳)

※文化產業※

湖南: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新高地

近些年來,湖南大力實施文化強省戰略,堅持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產業來發展,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來培育,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湖南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綜合實力的加速提升。近5年,湖南文化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去年全省文化和創意產業總產值約2730億元,佔GDP比重達5.2%。目前,湖南的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影響加速擴大﹔新興業態加速發展﹔重大項目加速推進﹔“長沙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為首批16個國家級示范基地之一。(來源:《長沙晚報》57日訊)

※公共文化※

山東高密文化惠民有“密碼”:讓群眾與藝術零距離

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歷史名人館、莫言文學館等眾多文化場所都向市民免費開放,每年下鄉送戲150多場,鄉鎮圖書館、電影院也在積極布局中。高密市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的要求,把公共文化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加快完善以鎮街綜合文化站、鄉鎮文化廣場、社區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大院為主體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逐步形成“1520分鐘”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圈。積極爭創全國文化先進縣,叫響“大禹封國、三賢故裡、莫言家鄉”和“紅高粱”文化品牌,使文化真正成為高密的靚麗名片。(來源:《大眾日報》56日訊)

※標題新聞※

◆《老友記》堪稱文化產業最理想商業模式(來源:中國廣播網57日訊)

◆安徽省民營文化企業100強發布(來源:《安徽日報》57日訊)

◆文化產業發展要有國家戰略意識(來源:《了望》56日訊)

◆文化產業優質土壤集中一線城市 南京缺好產品(來源:新華網47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席滿琴 聯系電話:010-8353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