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276期
發布時間:2014-06-26 19:46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4-06-26

改革發展動態

 

第276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6月26

※部委動態※

抓住文化產業發展新機遇 推動文化產業展會轉型升級

為順應文化產業新的發展需求,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展會的平台作用,推動文化產業展會轉型升級,624日至25日,文化部文化產業展會轉型升級交流研討活動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辦。文化部部長助理、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在活動上表示,文化產業展會的轉型升級就是要從辦展的粗放式、攤位式、大集式,轉向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就是要使文化產業展會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適應廣大消費者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適應文化企業借助展會獲得信息、擴大交流的要求。(來源:《中國文化報》625日訊)

廣電總局發禁令 視頻盒子突被叫停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針對互聯網電視牌照商,要求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同時廣電總局已禁止浙江、上海兩地電視盒預裝未經審核的視頻APP,並要求兩家互聯網電視牌照商華數和百視通進行整頓,立即關閉其所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各類商業視聽網站客戶端軟件及各類視頻聚合軟件和互聯網瀏覽器軟件的下載通道,並對已經下載的軟件立即予以技術處理,在未完成整頓之前,不得發行新的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來源:《北京青年報》625訊)

※演企視窗※

東方藝術中心“會員制營銷”:讓藝術滋養更多人

東方藝術中心在全國率先推出售票營銷創新模式——建立獨特的“會員制營銷”,觀眾買一張公益票就能成為會員。目前,東藝擁有2萬名個人會員,他們可以享受私人定制演出的特權。據悉,會員制營銷模式實施9年來,東藝始終吸引會員參與演出策劃,有些演出甚至直接由會員“點單”。這些做法有效地激活了會員的觀演需求。在日前公布的全國演出排行榜中,東方藝術中心名列中國劇場綜合體活力排行榜第二名,僅次於國家大劇院。(來源:《文匯報》624日訊)

※熱點話題※

專家建言地方戲題材創新及發展

第四屆全國地方戲(北方片)優秀劇目展演第三階段研討會日前召開,與會專家對地方戲開拓新題材等發表了不同意見。姜志濤認為,地方戲大多表現本地域非常熟悉的人和事,河北梆子《六世班禪》突破了這一點。該戲場面宏大、人物性格鮮明,唱腔也保持了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特點,為河北梆子擴展了新的題材領域。吳干浩則認為,地方戲要發現自我,充實自我,不能簡單往大劇種那兒靠,強化地方性是各劇種競渡爭流的原動力,在發展過程中地方戲必須要抓住自己的特點。(來源:《中國文化報》625日訊)

※數據點擊※

國博名列“全球人氣最旺博物館”第三

“國際主題公園協會”近日發布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人氣最旺的前20個博物館中,中國國家博物館名列第3位。據悉,2013年,國博觀眾總量達745萬人次,較2012年增加38.7%,在全球人氣最旺前20個博物館中訪問量增幅最大。據介紹,今年國博的關注度還在不斷提高,僅參觀“名館名家名作——紀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的觀眾就達13萬人次,56天展期平均每天接待觀眾超過2300人次,615日展覽最後一天的參觀人數更達到4500人次,創國際交流展單日參觀人數新高。(來源:《中國文化報》625日訊)

※地方動態※

上海駐場演漸熱 文化新地標可期?

去年至今,駐場演出逐漸在上海劇場圈內流行起來。百老匯“神秀”《極限震撼》正在徐匯濱江駐演﹔23日開票的音樂劇《上海灘》,9月起在雲峰劇院駐場演出,首輪已排至明年2月。上海是否可能通過駐場演出形成劇場經濟圈?專家指出,劇場經濟圈模式並非簡單的劇場雲集,與城市原本的生活中心發生密切聯系是先決條件﹔此外,如果要像中國游客到倫敦一定要去西區看一場《劇院魅影》,到了紐約一定要去百老匯看場《獅子王》一樣,讓駐場演出成為上海新的“景點”,那高質量的內容建設是第一位的。(來源:《解放日報》625日訊)

※文化產業※

解決甘肅文化產業發展融資瓶頸 省文發集團融資擔保額半年超億元

2013625,為解決甘肅省文化產業規模小、融資能力差的難題,甘肅省委省政府整合全省國有文化資產,組建了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201311月,為進一步加強文化產業“造血”功能,省文發集團出資2億元成立了省文化產業投融資擔保公司,推出適合文化企業的貸款擔保、票據承兌擔保等融資擔保品種,通過資本運作,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半年來,該公司擔保額累計突破1億元,達1.02億元,這意味著長期制約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的融資瓶頸被“撕”開冰山一角。(來源:《甘肅日報》625訊)

※公共文化※

山西實行省級購買公共演出服務政策

24日,山西省財政廳發布消息,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該省實行省級購買公共演出服務政策。其中,省級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包括省委、省政府安排的重要節假日惠民公共演出等活動等五方面內容。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必須嚴格按照政府採購規則和程序進行,分別選擇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等方式。直接購買即對於公益性演出服務,直接面向社會公開購買。承接主體可以是國有文藝院團、民營文藝院團,也可以是能夠滿足購買需要的其他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定向補貼即對省直院團深入基層特別是貧困縣開展公益演出或惠民演出,給予演出團體補貼。(來源:人民網624訊)

※標題新聞※

◆浙江省屬文藝院團上半年完成全年80%目標(來源:浙江省文化廳)

◆雲南省培養文化產品版權交易專業人才(來源:《雲南日報》625日訊)

◆吉林省發布2014年省級文化產業引導資金指南(來源:中國吉林網625日訊)

◆多國頂尖院團同台分享“劇場經驗”(來源:《中國藝術報》625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