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改革發展動態
第277期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7月1日
劉奇葆: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
6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內蒙古調研時強調,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指標體系,健全協調機制,統籌設施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使城鄉居民享受到更多更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他指出,要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扶貧攻堅結合起來,與農牧民新村建設結合起來,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推進“邊疆萬裡數字文化長廊”建設,推動農牧區的文化設施和文化服務實現跨越發展。(來源:新華社6月27日訊)
※部委動態※
全國文化財務工作會議召開
6月26日,2014年全國文化財務工作會議在甘肅蘭州召開。會議總結、交流了近兩年來文化財務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明確了2014年及今後一段時期內文化財務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具體任務。下一階段,文化財務工作將圍繞文化改革發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要求,突出爭取投入和強化管理兩大主題,在保發展、促改革、轉方式、重管理四方面下功夫,保障各項文化工作健康、快速發展。(來源:中國政府網6月27日訊)
※演企視窗※
秦皇島海之藍歌舞演藝有限公司:以制度創新實現發展壯大
秦皇島市海之藍歌舞演藝有限公司是一支在院團轉企改制中建立、成長、發展起來的專業院團。2010年8月,秦皇島市政府辦公廳批准了秦皇島市文廣新局《關於轉變院團經營機制的工作方案》,確定成立秦皇島市海之藍歌舞演藝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來,按照院團改革要求,針對遇到的實際問題,堅持制度創新。首先,把宣講院團改革作為制度﹔其次,創新分配機制,做到公開透明﹔再次,創新用人制度﹔最後,為演職員的事業發展創造條件。公司憑借著自己的探索與實踐,近年來迅速發展壯大。(來源:《中國文化報》6月30日訊)
※改革聚焦※
新華網啟動IPO募資近15億
6月27日晚間,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向證監會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招股書中顯示,新華網擬發行新股5190.29萬股,公司本次擬募資14.97億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新華社的總資產為116.96億元,2013年全年,新華社收入為60.54億元,營業利潤為9.6億元。招股書顯示,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成立,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網絡廣告業務等。新華社通過直接、間接等形式,累計持有新華網88%的股份。(來源:《新京報》6月30日訊)
※市場動態※
劇院專業人才的建設與硬件嚴重不匹配
自本世紀起,興建大劇院成了很多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的重點。據統計,2010年至2013年,全國已建成和將建成劇院達40家左右,平均每年要建成十家大劇院。大量劇院興起的同時,劇院專業人才的“軟件”建設與硬件嚴重不匹配,很多劇院沒有足夠強大的管理能力,無法對大劇院進行現代化管理的問題暴露了出來。放眼全國,除中央戲劇學院開設了專門的舞台管理專業外,相關領域的人才培養幾乎為零。國內目前的舞台管理人員大都來自兩種渠道,一種是半路出家﹔另一種是師傅帶徒弟,整個行業都缺乏系統化、專業化、科學化的培養體系。(來源:《光明日報》6月30日訊)
※數據點擊※
2014西安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文化發展評價指數最高
6月29日出爐的2014年上半年西安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西安地區消費者信心增強,指數略有上升,尤其是對西安文化產業發展,繼續充滿信心。各項指數相較,文化發展評價指數仍保持最高,達到了128.58,是8類評價指數中最高值,且與上一次調查相比,該指數上升了近6個百分點(去年為122.97),表現出西安市民對文化古城的肯定。文化發展預期指數更高達133.02(去年為131.73),也雄踞8類預期指數之首,表現出消費者對西安文化產業發展未來預期信心持續走高。(來源:《西安晚報》6月30 日訊)
※文化產業※
中國將積極推動“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建設
出席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的文化部部長助理劉玉珠近日表示,文化部提出建設“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將形成以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大合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說,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建設,將以點帶面,從線到片,打破按照行業、按照行政區劃單打獨斗的狀況,整合各方面資源,使區域內文化要素和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提升到新的水平。(來源:新華網6月29日訊)
2013年河北文化產業增加值950億元
6月26日,河北召開全省文化產業“三個十”(十個文化產業強縣市區、十個大型文化產業集聚區、十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工作調度推進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950億元,佔GDP的比重3.25%,年均增速在30%以上,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個百分點。目前河北省投資超億元的文化產業項目達到215個。據不完全統計,連續兩年的“三個十”評選,河北省先後投入補貼資金2.5億元,累計撬動社會資金600多億元,文化產業“三個十”已然成為河北省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力抓手。(來源:《河北日報》6月29日訊)
※標題新聞※
◆音樂劇《獅子王》中文版將落滬(來源:《北京青年報》6月30日訊)
◆文化走出去 路子闖出來(來源:《人民日報》7月1日訊)
◆山西省文化政策法規查詢系統開通(來源:中國網6月30日訊)
◆發揮好“兩隻手”的作用 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新(來源:《重慶日報》6月30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278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27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