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303期
發布時間:2014-09-30 09:15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4-09-30
改革發展動態

 

303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9月30日

※要聞摘報※

劉奇葆調研戲曲工作:中華文化薪火相傳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北京調研戲曲工作。他強調,振興戲曲藝術關系中華文化薪火相傳,關系民族精神維系傳遞。我們必須從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戰略高度,認識和看待戲曲藝術,自覺承擔起振興戲曲藝術的使命和責任。要繼承好經典傳統劇目,把那些立得住、傳得久,經得起時間和觀眾檢驗的老劇目傳承好,演繹精品,保持魅力不衰。要貼近現代人的欣賞習慣和生活方式,適應“微時代”傳播特點,大力推動戲曲藝術創新發展,使之展現新魅力、煥發新光彩。(來源:新華社9月26日訊)

※部委動態※

蔡武:把西藏博大精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

25日下午,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赴西藏唐卡畫院、西藏自治區群藝館,了解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情況。蔡武強調,要把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傳承好,把西藏博大精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要以文化遺產為依托,把優秀的文化資源轉化成發展文化產業的文化競爭力,一方面鼓勵作品成為產品,另一方面,作品的創作一定要堅持優秀傳統,使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作在堅持傳統、不受市場環境影響的前提下參與市場經營,創造經濟效益,這是弘揚民族優秀特色文化的重要方式。(來源:《西藏日報》9月29日訊)

※演企視窗※

一年收入突破1.6億 《三亞千古情》為什麼這麼火?

三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9月開園至今,亞千古情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近180萬人次,大型歌舞《三亞千古情》累計演出695場,累計營業收入破1.6億元。據介紹,三亞千古情景區作為宋城演藝系統的一份子,它的模式也是宋城演藝的發展軌跡和思路的一個體現。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公司旗下景區共計接待游客543萬人次,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三亞、麗江、九寨項目的毛利率均超過70%﹔僅三亞項目半年收入達7700多萬元,打破了大型旅游產品第一年難以盈利的魔咒。(來源:《三亞日報》9月25日訊)

※改革聚焦※

小試牛刀為文化企業減負 自貿區正積極爭取文物拍賣

上海外高橋國際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環中近日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和國家相關部門商討解決外資拍賣公司在自貿區拍賣文物藝術品的問題,以及海外文物如何能夠在境外與自貿區內自由流通這兩大問題。“如果解決了這兩大難題,自貿區藝術品進出口量和貿易量將有巨大的飛躍。自貿區的文化藝術品交易實踐,也帶來了文化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需要相關部門快速地尋找到有效解決措施。”(來源:《上海證券報》9月26日訊)

※市場動態※

北京市營業性演出收入堪比電影票房

北京市文化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的演出票房收入已經居全國首位,2013年全市全年營業性演出收入已達14.42億元,與電影票房不相上下。據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關宇介紹,目前,全市四級公共文化設施覆蓋率達到98%以上,市、區縣兩級公共文化設施覆蓋率達到100%。今年各類惠民文化演出也將達到13000場,全市21家劇場的793場演出實現了低票價補貼,補貼低價票10.57萬張,補貼額達到了1332萬元。(來源:《北京青年報》9月29日訊)

※文化產業※

合肥試點打造“文化銀行”

合肥市正在試點打造文化產業“特色支行”。目前交通銀行合肥祁門路支行文化銀行已經啟動試點。據介紹,“文化銀行”將從優化擔保方式、破除抵押難題入手,創新文化企業融資模式,為合肥市文化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助推文化產業發展。此外,合肥市還設立文化企業貸款風險池,構建文化企業、政府、擔保公司風險共擔機制。與此同時,合肥市還積極支持文化企業場外挂牌融資。(來源:《合肥日報》9月29日訊)

※公共文化※

文藝演出、惠民書市 石家庄國慶文化大餐輪番上演

河北省石家庄市有關部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石家庄市民送上豐盛的文化大餐。9月27日,由河北省文化廳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河北省優秀劇目展演”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演出劇目涵蓋了京劇、河北梆子、評劇、絲弦、話劇、雜技、二人台等多個劇種和藝術門類。10月1日至5日,河北省第二屆惠民閱讀周暨2014金秋惠民書市將在全省開展。本次活動組織全國500余家出版單位的20萬種、200萬冊、5000萬元的圖書、電子音像制品、文化產品及數碼產品現場直銷。(來源:《河北日報》9月28日訊)

※地方動態※ 

廈門市出台扶持辦法 促進演出市場繁榮

《廈門市繁榮商業演出市場試行辦法》近日印發。這是目前國內首個較為系統的商業演出扶持辦法,旨在鼓勵舉辦商業演出活動,做大商業演出市場規模,促進演出市場繁榮。該重點對在本市舉辦4000人以上、一萬人以上的商業演唱會,以及500座以上劇場的商業演出,根據實際票房收入,進行相應的獎勵。鼓勵提高場館的利用率,降低場租費用,對大型商業演出的場所經營單位根據規模進行獎勵。(來源:《廈門日報》9月29日訊)

※標題新聞※

合肥動漫企業首次在“新三板”挂牌(來源:中安在線9月29日訊)

◆遼寧:利用代表性項目發展文化產業可獲資金扶持(來源:法制網9月29日訊)

◆安徽省文化融資扶持產業發展(來源:《安徽日報》9月28日訊)

◆南京市推動文化產業創新融合 打造集聚發展新高地(來源:《南京日報》9月28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