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304期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10月9日
※要聞摘報※
蔡武:華僑華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文化部部長蔡武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全球華人書畫展”的開幕式上指出,中國畫、書法等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記錄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展現了中國人民的精神氣質與文化修養。他認為,海外華僑華人兼顧中外文化,與祖(籍)國在文化與血緣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與紐帶。他表示,海外華人文化事業的發展將增強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來源:文化部網站10月9日訊)
※部委動態※
國家對小微企業實行減免稅政策
近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該通知指出,為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支持力度,經國務院批准,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下同)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月營業額2萬元至3萬元的營業稅納稅人,免征營業稅。(來源:財政部網站10月8日訊)
※演企視窗※
《雲南映象》將再臨江城
由雲南楊麗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雲南映象》將於10月31日赴武漢演出。《雲南映象》是著名舞蹈家楊麗萍於2003年推出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集,全劇沒有用故事情節做結構,卻呈現了生活在雲南的彝族、佤族、藏族、哈尼族、傣族、納西族、白族等多個民族的舞蹈和生活風貌,也展示了這些人對天地自然、對生命起源的追溯和永恆的期盼。推出11年來,《雲南映象》已經成功演出近3000場,並走遍了國內48個城市以及日本、美國、巴西、阿根廷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在全世界引起一股“原生態”的風潮。(來源:《長江日報》10月9日訊)
※改革聚焦※
上海自貿區這一年:藝術品進出口總量超52億
上海自貿區內,位於外高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大樓裡的藝術品保稅倉庫,每天都會迎來十幾批慕名而來的參觀考察者。自貿區運行一年間,已經有3000多件國內外藝術精品在這裡進出庫。據悉,按照現有的規定,我國流失的文物一旦入關,雖不用繳納關稅,但是17%的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必須繳納,這增加了藏家來的成本。而通過藝術品保稅倉庫。藏家不用繳納進口環節的相關的關稅和增值稅,非常有利於流失的文物回歸境內。在過去一年,上海自貿區藝術品保稅倉庫的藝術品進出口總量超過52億元人民幣。(來源:中國廣播網10月6日訊)
※市場動態※
國慶檔票房 網絡團購已佔半壁江山
如今,電影票電子商務化進程不斷加速,暑期檔電影票線上交易額已經突破30%,預計今年底將超過50%。國慶檔上映的《心花路放》,充分借助網絡助力票房。該片與美團貓眼電影於9月15日合作開展網絡獨家預售活動,在《心花路放》上映之前,貓眼電影已經為該片創造了1.1億的票房。截止到10月2日的3.6億票房中,有1.6億的票房是網上團購售出的,佔《心花路放》總票房的近50%,創造了互聯網預售和銷售的紀錄。(來源:《北京青年報》10月8日訊)
※數據點擊※
黃金周期間北京文藝演出吸引觀眾37.5萬人次
國慶期間,京城各大劇場上演的演出都緊扣國慶主題,歌劇、舞劇、音樂會、話劇、地方戲劇、兒童劇等20多個藝術品種,為市民的文化休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選擇。據北京市文化局統計,長假期間,全市70余家演出場所共上演各類演出132台,總計580場,吸引觀眾24.5萬余人次,各大劇場平均上座率為69%。10月1日國慶節當天,還有13萬人次的市民在五大公園欣賞了演出。(來源:《北京日報》10月8日訊)
※文化產業※
四川出台行動計劃 擬成為西部文化創意高地
近日,四川省政府公布《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7大主要任務,力爭到2020年將我省建成西部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高地。7大任務包括:推動制造業創新升級、提升數字內容產業發展水平、促進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加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挖掘特色農業發展潛力、拓展體育產業發展空間和強化文化產業的支撐作用據悉,四川省將加強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堅持保護、傳承、開發、創新相結合的理念,加快特色文化產業品牌工程、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等項目建設。(來源:《四川日報》10月8日訊)
山東27條新舉措促文化產業發展 鼓勵骨干國企兼並重組
山東省政府近日出台關於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27條意見,提出今後山東省將鼓勵國有骨干文化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實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培育文化產業引領者。據悉,山東還將實施產業發展“金種子”計劃,通過建立孵化器和加大獎勵、補貼等方式,扶持小微文化企業成長。力爭到2020年,將山東建成全國重要的文化產業高地。(來源:齊魯網10月7日訊)
※地方動態※
浙江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
近日,浙江省文化廳與浙江省旅游局共同簽署了《關於促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框架協議》。協議涵蓋了雙方聯合打造文化旅游活動品牌、深度開發文化旅游產品和商品、實施非遺進景區工程、創建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創造文化旅游項目推介平台,以及成立協調小組、建立層級合作機制、建立指導與監管機制等多方面內容。隨後,浙江桐鄉、臨海、景寧、岱山4個市縣的文化局與旅游局也分別簽訂了合作協議。(來源:《中國文化報》10月9日訊)
※標題新聞※
◆“融資”助力西藏文化產業“快跑”(來源:《經濟日報》10月8日訊)
◆成都雙百創意總動員 直接文化創意產品交易額逾2200萬(來源:《成都日報》10月8日訊)
◆城市氣質催生文化地標 青島引民資注入文化產業(來源:《光明日報》10月9日訊)
◆2014年度河北省文化產業“三個十”名單揭曉(來源:河北新聞網10月8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05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