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313期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11月13日
※要聞摘報※
劉雲山:傳承好民族文化 擴大先進文化傳播力影響力
11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重慶調研。在川劇藝術中心、華龍網、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他詳細了解傳統文化保護發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等情況,勉勵大家傳承好民族文化,擴大先進文化傳播力影響力。在宣傳文化工作座談會上,劉雲山指出促進文化繁榮發展關鍵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百姓,多出貼近大眾、百姓喜愛的優秀作品。要發揮文藝的獨特優勢,寫好、講好、展示好中國故事,把實現中國夢的時代主題、把人民群眾生機勃勃的偉大創造真實生動地呈現給世人。(來源:《中國文化報》11月11日訊)
※部委動態※
文化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
今年以來,文化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重點工作任務和國務院出台的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有時限要求的重點工作任務已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中長期項目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在牽頭任務方面,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主動磋商解決分歧和問題﹔需要地方落實的事項,加大督查力度,把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下一步,文化部將為文化改革發展爭取更多投入和支持,堅定不移地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統籌協調,建立上下左右聯動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完善文化政策法規體系。(來源:《中國文化報》11月12日訊)
財政部下達50億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文化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加快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近日財政部下達2014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億元,比2013年增加4.2%,共支持項目800個(其中:中央191個,地方609個),與2013年基本持平。截至目前,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已累計安排192億元,支持項目3300多個,有力地支持了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對推動全國文化領域結構調整、合理配置文化資源、優化產業發展整體布局發揮了重要作用。(來源:中國經濟網11月13日訊)
※演企視窗※
原創雜技劇《絲路彩虹》京城上演
近年來,伴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號角的吹響,眾多以“絲綢之路”為題材的文藝作品也層出不窮。陝西演藝集團雜技藝術團推出的大型原創雜技劇《絲路彩虹》就是其中之一。全劇集“新特奇難”21個國內外優秀雜技之大成,並將舞蹈、雜技、陝西元素、佛教文化、高科技等融為一體,體現了多元化、多樣化、國際化風貌。在劇中,雜技不是炫技,舞蹈不是陪襯,光電不是噱頭﹔技與藝和,舞與劇融,雜技有了自己新的表現形式,有了自己的時代精神和文化擔當。(來源:《國際商報》11月12日訊)
※改革聚焦※
北京試水新型圖書館 創新“民營公助”閱讀模式
與大多數享受國家文保待遇的古建不同,北京市西城區政府將古建筑打造成公共閱讀空間,引入民企經營。目前,開在文保單位、公園裡的公益閱讀空間已在西城生根發芽。西城通過這種政府+企業的合作模式,探索新型公共文化服務。“政府讓渡部分資源或低價收費,由社會機構自行運營。”西城文委主任孫勁鬆說,“民營公助”最終目的是帶動全民閱讀,針對不同群體的閱讀追求,打造個性化的閱讀空間。(來源:《新京報》11月13日訊)
※文化產業※
上海首發服貿促進指導目錄 扶持旅游文化產業發展
《上海市服務貿易促進指導目錄(2014年版)》於近日頒布。據了解,這不僅是上海市首次發布服務貿易領域的指導目錄,而且在全國范圍內也屬首發。《指導目錄》覆蓋了旅游、文化、中醫藥醫療及其他商業服務等領域,從中認定並扶持一批服務貿易品牌企業,起到“以點帶面”提升上海服務貿易整體發展水平的作用。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國際服務貿易處處長孫嘉榮表示,相關政策多側重於培育骨干型文化貿易企業,對一些有特色、有發展潛力的中小文化企業關注度不夠是推進文化等服務貿易產業發展中的常見問題。(來源:《國際商報》11月12日)
※公共文化※
深化公共文化服務改革 成都入圍兩項國家級試點
近日,文化部下發《關於公布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試點地區等名單的通知》,成都成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試點地區以及國家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地區。據了解,成都將首先以標准化試點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到2015年底,形成獨具成都特色的工作模式。同時打造100個示范點,通過以點帶面,促進全市各級文化陣地標准化建設﹔其次,在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方面,重點在於推動基層公共資源共建共享,並在全市打造50個以上的示范點,從而有效解決基層文化陣地使用率不高、群眾滿意率偏低等問題。(來源:《成都晚報》11月13日訊)
※地方動態※
長沙每年300萬元扶持民辦博物館
湖南長沙市出台的《長沙市民辦博物館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於即日起正式實施。從今年起,長沙市將設立每年300萬元民辦博物館專項補助資金,今後,民辦博物館陳列展覽、免費開放、館舍建設等,均可申請補助資金。據悉,民辦博物館開展對本館藏品進行科技保護且成效顯著的,每年給予科技保護經費總額50%、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藏品保護補助。舉辦與本館業務相關的學術交流及重大文化活動,按經費的50%、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經費補助。文物征集工作根據工作實效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補助。(來源:《中國商報》11月14日訊)
※標題新聞※
◆京津冀:文化服務優勢互補(來源:《天津日報》11月12日訊)
◆文化發展呼喚法治跟上節奏(來源:《人民日報》11月13日訊)
◆銀川簽訂體育旅游文化產業戰略合作協議(來源:銀川日報11月11日訊)
◆三大電影項目在海口相繼啟動 “海萊塢”還有多遠?(來源:《海南日報》11月13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14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12期 |